三辣公司執行董事鄭新建
本港訊 (楊娟)凱里紅酸湯享譽全國,但是用傳統釀造方式,卻難于實現規;a。而使凱里紅酸湯在保持傳統色、香、味特色的基礎上,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則得益于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創業能手——鄭新建。今年64歲的她懷揣把凱里紅酸湯和具有黔東南苗侗特色食品推向市場的大膽設想,經過多年奮斗,將“玉夢”這一本土民族品牌托起,昂首邁向廣闊天地。
2001年初,已有幾十年凱里紅酸湯釀造經驗的鄭新建敏銳地察覺到,市場上剛上市的“凱里酸湯火鍋底料”并非真正的凱里紅酸湯,而僅是性質相近的糟辣椒粉碎加工的產品。用傳統撲水壇方式釀造紅酸湯具有特殊的色(鮮紅)、香(清香)、味(醇酸回甜),但卻難于實現規;a。她看到了將真正的凱里紅酸湯推向市場的商機,決心創造新的凱里紅酸湯生產工藝,使凱里紅酸湯在保持傳統色、香、味特色的基礎上,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同年,她帶著資金到凱里市三辣專業合作社,開始了凱里紅酸湯生產新工藝的研究。在貴州大學專家學者的幫助扶持下,經過反復研究試驗,花費了十多萬元經費,終于掌握了凱里紅酸湯新工藝,解決了傳統紅酸湯保質期短,不宜存儲的問題,新工藝紅酸湯保質期達到18個月,為推向市場奠定了基礎。她積極推動共同合作經營的凱里市明洋食品廠(貴州省鄉鎮百強企業)走強強聯合,共同發展的道路。2003年7月,結合三辣專業社企業改制,兩企業共同組建成為凱里市三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三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后,表現出強大的活力。形成了以凱里紅酸湯為支柱產品,經營農產品、畜禽產品、土特產加工銷售的綜合食品加工企業。公司支柱產品“玉夢牌”凱里紅酸2003年以來,陸續榮獲中國國際專利技術及產品交易會金獎、首屆貴州農產品“名牌產品”獎、黔東南州、重慶市最受消費者喜愛產品獎。鄭新建找準商機,積極促使公司開發了具有貴州山區特有民族風味的雞肉副產品“玉夢”牌泡椒鳳爪、泡椒土雞爪、野山椒鳳爪、野山椒土雞爪、麻辣雞翅尖、麻辣雞爪等系列產品。其中,麻辣雞翅和麻辣雞爪的外包裝獲得了國家專利,泡椒鳳爪和麻辣雞爪獲得了“貴州農產品加工特色產品銀獎”。這些產品都遠銷省內外,成為享譽一方市場的熟食著名品牌。
鄭新建將企業發展和帶動農戶致富結合起來,推動公司與廣大農戶用“農產品保護價格收購合同”利益聯系方式,組合形成的: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迅速發展,2009年,合同簽訂面發展到凱里市、黃平縣、麻江縣、丹寨縣的三十多個村。基地種植面積6500畝,帶動農戶5000戶。2008和2009年,連續兩年收購農產品超過4000噸,有效的帶動了種植戶快速致富。
鄭新建具備良好的商業道德,公司在凱里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2004年以來,一直做到按期還清貸款本息,有時公司現金不足,她就用自己的錢先還清。公司5年來,一直做到從不拖欠有經營往來客戶的款項。
當企業紅紅火火的時候,鄭新建不忘思索一個沉重的問題:那就是如何使企業一直勇立市場的潮頭,永保興旺發達。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創新。辦法自己想,路要自己闖,眼光面向大市場。躊躇滿志的鄭新建積極調研市場信息,描繪著企業發展藍圖。2006年4月-2009年,公司始終處于拆遷和重建工作之中。生產經營、拆遷重建、種植基地發展成為三大工作重點。加工廠拆遷了,公司在明洋食品廠建設了符合條件的臨時加工廠,不僅保住了生產經營,還使2009年度的產量、銷售收入比2005年增長118%和128%。2007年公司做大做強,在凱里經濟開發區建設年產凱里紅酸湯系列產品10500噸的加工廠。在建設10500噸/年紅酸湯系列產品同時,進行了“紅酸湯連鎖總店”和“紅酸湯廚師及特色服務員培訓中心”的建設。公司計劃從2010年起,每年發展紅酸湯連鎖店200個,培訓紅酸湯廚師及特色服務員1000名。將紅酸湯特有的酸辣味,作為貴州飲食特點的代表,真正推向全國。從而為黔東南州農業產業化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鄭新建在公司招收員工時一直堅持優先照顧農民工、下崗工人,以此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公司還為每位職工祝賀生日,體現企業對每一位職工的關懷。鄭新建把回饋社會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時常關心農村貧困地區教育,支助凱里市大烏燒小學。并與貧困學生結成手牽手關系,支助學生上學。2008年汶川地震,在她的倡議下,公司先后三次捐款,共捐款18600元。作為凱里市政協委員,鄭新建積極參與社會各項活動,并獲得許多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她卻總是淡淡一笑:“榮譽是對成績的肯定,而成績卻不是我一個人的,而且成績也僅代表過去。我要做的是開拓進取,創造未來,為振興地方經濟加快農民奔小康再作新貢獻”。
鄭新建在創業中樹立誠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學實干興業,靠求實創新發展,造就了今天的事業。超越自我,挑戰未來,使她成為一名巾幗不讓須眉的創業能手,成就“玉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