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南各級黨組織全力抗旱保民生(圖)
新華網貴州頻道 持續半年多的干旱少雨天氣,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為貴州的重旱區,境內多個水庫水位嚴重下降,部分水庫已經處于死水位,機電井出水不足25眼,農村生產生活用水發生嚴重困難。針對旱情,該州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積極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災。
州委書記、州長分別深入安龍、冊亨、望謨等縣以及興義市調研,了解人畜飲水、生產用水、水源等情況。各級各部門積極組織、指導當地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千方百計籌措經費和抗旱物資。各縣市抗旱排澇服務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正積極組織抗旱機械深入旱區投入抗旱工作,為群眾提供服務。
為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在州委的組織號召下,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州政府根據旱情發展情況,于2月8日啟動了抗旱救災二級應急響應,連續發出了三個關于做好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州四大班子領導分赴各縣指導開展抗旱救災。
各縣市、各鄉鎮認真落實抗旱工作責任制,將任務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主要領導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農村、深入田間地頭、深入抗旱一線,采取縣(市)干部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組等方式,指導抗旱工作,與群眾一道清溝保墑、改種補種,千方百計保證群眾生活用水,努力將農業生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安龍縣新安鎮大坪社區發動群眾充分利用水源,全力抗旱,確保蔬菜豐收。大坪社區是新安鎮的蔬菜生產主要基地,去冬今春,種植蔬菜達1000多畝,為盡可能的減少干旱對蔬菜種植的影響,確保群眾種植蔬菜增收,社區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旱情,積極組織發動群眾及早應對,采取有力舉措,全力抗旱。
安龍縣龍山鎮結合實際,及時對抗旱保苗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組成了100多人的抗旱保苗工作隊,黨員干部帶頭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旱情調查,幫助農民解決在抗旱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與群眾一道取水澆灌農作物,齊心協力,抗旱保苗。
頂效開發區綠化村和樓納村種植的桃樹和梨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兩村村委會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用抽水機抽水上山進行灌溉,以降低經果林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