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干旱范圍擴大已有12個市出現旱情(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旱魔的爪子伸向了廣西更多的地方。記者3月5日從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廣西干旱范圍迅速擴大,已有12個市出現旱情。需要送水才能解決生活飲水的人數達到153萬人,也較前段時間有大幅增加。
因為一段時間的高溫少雨天氣,加之春種進度明顯加快,廣西作物受旱面積迅速增大,桂西旱情加重。除桂北北部外,其他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截至3月4日統計,廣西受旱地級市達到了12個,農作物受旱面積395.74千公頃。整個廣西,從原來干旱集中在桂西北一帶,蔓延到現在僅剩一市未上報旱情。此外,因旱導致153.25萬人、68.0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其中河池市61.38萬人、百色市51.57萬人。百色市本來有許多群眾不需要送水就有水喝,但現在缺水喝的人數已基本與河池相當。
在干旱最嚴重的河池,原有的201座水庫有63座水庫干涸,8700多座塘壩有六成以上干涸,已干涸的近16萬個家庭水柜和地頭水柜,是所有水柜的3/4。因為干涸已久,還有勤勞的農民在一些干涸的山塘中開辟出新的菜田。
雖然政府部門組織送水到村,但仍有一段路需要村民自己挑水回家。由于春節過后不少農村的壯年人群都離開家鄉,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挑水也成了難題。因而,干旱區域的送水措施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對于五保戶、困難戶、老弱病殘戶、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嚴格落實專人負責取水、送水,讓這些特殊的家庭不斷水。此外,隨著中小學校的開學,河池、百色等地還及時做好調查摸底工作,以解決旱區各中小學校師生的生活用水。據3月4日統計,全區共出動機動運水車輛8744輛,臨時解決了112.29萬人和63.02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
由于西江來水量嚴重偏少,水位低,還造成了西江航行船舶滯航現象嚴重。經過幾天的疏導,原來近千艘船舶滯留的現象已有改觀。3月5日8時,長洲樞紐船閘滯航船舶數量仍有651艘。
截至3月4日統計,廣西各地為抗旱投入的經費超過了7000萬元,投入抗旱的人數則有159.83萬人。針對東蘭、巴馬、鳳山等大石山區飲水困難需要送水問題,有關部門已編制完成了《廣西河池市大石山區嚴重缺水區域農村飲水困難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