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城市美容師”
本港訊 (粟瓊)“名利淡如水,事業重如山”。從1998年投身環衛事業至今的淳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08年初,一場百年罕見的冰災來襲凱城,淳芳在凱里市“抗雪凝、保民生”行動進入攻堅階段的特殊時期,擔起了凱里市環衛處的重任,雖還是一個副處長,但受命于危難之間,她決然不敢半點懈怠。憑著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她把抗災工作開展得扎實有序,常常凌晨3點鐘就上路督查環衛工作。期間,她忙碌的腳步走過城區50條主次干道和60多條背街小巷,帶領全處職工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全力投入到抗雪救災戰斗中。當年,因抗雪救災工作成績突出,市環衛處被黔東南州委、州政府表彰為“黔東南州抗雪凝保民生促發展先進集體”。
愛崗敬業做表率
從投身環衛工作的第一天起,淳芳就立即拋開世俗的偏見,把自己和環衛事業緊緊連在一起,她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全身心地深入到最基層,短短幾個月就掌握了環衛業務工作第一手資料。環衛工作的苦、臟、累是人們公認的,作為環衛處的負責人,其艱辛程度也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她常常是晨曦微露,便獨自上路巡查,暮色靄靄,她還在環衛工作的第一線督察。為此,加了多少班,她已無法統計。
淳芳常對人說:“環境衛生是一個城市的臉面,我們做環衛工人的不能給美麗的城市‘丟臉’”。在一次衛生檢查中,她發現個別環衛工人對責任區內衛生不注意保潔,責任區外的衛生視而不見。她對此提出了嚴肅的批評。為了提高全體環衛工人的保潔意識,在全處形成一盤棋,作為共產黨員的她從自身做起,無論走到哪里,淳芳都隨身帶著“保潔袋”、隨車帶著火鉗、垃圾桶。發現被亂扔的垃圾,她會停好車撿起裝進自己的袋中,多了就來到垃圾站投放。行動是無聲的命令,在她的帶動影響下,全處的公務車上都配備了火鉗、垃圾桶。作為副處長,她始終與職工同甘共苦戰斗在生產一線,從不以領導自居,始終把自己融入職工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大家,帶動大家,每天都超常規加班加點工作,從來沒有星期天、節假日。連續幾年的春節、除夕,她都和一線工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在奧運火炬在凱里傳遞期間,為了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城市環境,展現國際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淳芳帶領全體環衛工人不計報酬、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了10多天。尤其是在奧運火炬到來凱里的前一天晚上,她顧不得去照顧生病在床的婆婆,與全處805名環衛工人不分晝夜,一道摸爬滾打在保潔一線,起到了表率作用。
到環衛處工作12年來,她以崗為家,因為工作關系,她實在算不上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作為兒媳,盡的孝道確實太少。但是,她的家人卻給予了她太多的理解和支持,這讓她很受感動。來自于女兒 那“媽媽,早點回來,我們支持你!”的叮囑更堅定了她的工作信心。
強化管理促改革
隨著凱里城市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提升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國際旅游都市的文化品位,已成為凱里市委、市政府建設城市的主題。長期以來,由于職工觀念落后,凱里市環衛處機械設備陳舊、資金緊張,環衛事業發展緩慢,已適應不了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淳芳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她思考著這個問題,從工作中觀察、調研環衛業務改革的方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她克服各種阻力,在單位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積極推行“定崗、定責、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定額勞動,工資獎金與效益掛鉤”等一系列新舉措,打破了長期以來職工干瞎干好、干多干少、上班不上班,收入一個樣的鐵飯碗制度,她還對路面清掃和保潔,隨時抽查,保持常年清潔;對車輛管理實行燃料定量,以每趟(次)為核定油料標準,實行單車核算,杜絕跑空滴漏現象;對機械維修件損更換和工具出庫實行以舊換新,杜絕了鋪張浪費和公車私用現象。每年,僅車輛維修一項就為單位節約近2萬元。
淳芳還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針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分別制定了業務指標,先后出臺了《環衛處崗位責任制》、《環衛處日常檢查評比考核制度》等。按照各部門的工作任務,設專人檢查評比,對清掃、清運一天一查,實行定量、定質,對完不成任務的部門實行處罰,對超額完成任務的部門進行獎勵,改變了以前大聚堆、出工不出力的現象。
幾年來,市環衛處在淳芳的帶領下,克服了人員不足,經費緊張,設備陳舊,機械化作業程度低等不利因素,憑著苦干、實干的精神,使單位作業清掃保潔面積由原來的120萬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230.29萬平方米;使垃圾年清運量由原來的8.79萬噸達到現在的11.84萬噸。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碩的果實:凱里市的環境衛生達到了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一個樣,節假日和平時一個樣,檢查和不檢查一個樣,主要街道達到了全天候保潔。環衛工作達到了市民滿意,領導放心的要求,凱里市的環衛工作由此躍進了全省先進行列。
心系職工的疾苦
淳芳常說:“沒有大家的努力就沒有環衛處的今天!”所以,她與職工的關系非常融洽,情同兄弟姐妹,誰的家里有了紅白喜事,她只要知道了,總會在第一時間盡力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一線職工工作復雜、待遇低,是環衛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維護隊伍穩定,又保證環衛工作的正常運轉,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成了她思考得最多的問題。經過調查研究,她積極向市政府及職能部門爭取,從2008年起,她為全處805名一線環衛工人購買了養老、工傷、失業、喪葬等保險,解決了一線環衛工人的后顧之憂;職工楊興廷是個外來務工人員,淳芳得知情況后,將原來廢棄的辦公室修好了讓他住,幫他渡過生活難關;職工楊哈合、姜秀清家發生火災,她帶頭捐款,組織慰問;夏天天氣炎熱,為了防止一線工人中暑,她及時送來人丹、清涼油、白糖;環衛處女職工占一線職工的86%中,她協調聯系黔東南婦產醫院每年為環衛一線女職工進行免費健康體檢……2008年11月,市環衛處被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表彰為“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