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寵物當成朋友而不是玩物(圖)
(我那么可愛,你們怎么忍心傷害我)
9月20日下午3時許,一只貓被人捆住四肢從高樓扔下,摔死在凱里小十字食品公司宿舍新樓背面的空地上,當場摔死。樓下的好心居民任大爺把死貓放在準備好的口袋里,帶上鋤頭,來到龍頭河的山坡上,把小貓掩埋了。“我這樣做,是代施虐者向這只被殘害的小貓贖罪。”任大爺說。(貴州都市報9月21日 羅茜報道)
虐待動物的事件從2002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的“虐熊事件”后,就一直不斷,可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居然發生在了我們身邊,被害的小貓不知是犯了什么“大錯”,竟被主人殘忍的捆住四肢摔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飼養寵物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可是近年來,卻屢屢傳出虐待寵物的新聞,都市里流浪貓狗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甚至還有人把殘害寵物的過程記錄下來,在網絡上大肆宣揚。記者不禁要問,既然你們不愛它們,為什么又要領養它們呢?
不要忘記,人類也只不過是動物家族中的一個分支而已,在許多年前,我們也曾經是它們中的一員。人類以文明、智慧、進化鏈的頂端自居,可某些人的行為卻連茹毛飲血的野獸也不如,至少,動物之間的相互捕殺通常只是為了生存,而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把寵物當成自己的玩具,肆意折磨,隨意處死,種種行為令人發指。作為人類,如果我們泯滅了“人性”,我們如何擔當得起“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的頭銜。
有專家曾經做過研究,表示人們虐待動物的原因在于: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微妙,眾多的社會原因使得有些人心理嚴重失衡。由于無處發泄,便把對身邊的人的敵視,對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的憤恨,都轉移到了動物的身上。
顯然,這并不能成為人們虐待動物的理由,動物們也不應該成為人們發泄心理壓力的“替罪羔羊”,更何況,由于社會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礙,應該依靠科學的方法化解,通過虐待動物的變態行為來緩解壓力,不但不能真正的釋放自己的心胸,長此以往還有可能誘發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引起心理疾病,甚至危害社會。
可愛的寵物們進入我們的生活后,無論寒暑,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它們從不對我們要求什么,可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溫馨和快樂。我們既然選擇了飼養它們,就應該負起施主的責任,向真正的朋友一樣對待它們,而不是把它們當作自己的“玩物”,讓它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甚至殘忍的剝奪它們的生命。
(實習記者 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