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信息港教您遠離傳銷
◎本港記者 廖強
10月22日下午,盤踞在凱里秘密從事傳銷活動謀取暴利的云南“文山幫”的“主要領導人”張勇、周發芬夫婦落網。但因“風聲”外泄,其余的重要人物失去聯系。據介紹,近段時間以來,由于部下“倒戈”,張勇等人東躲西藏,但終究躲不過去。10月22日,11名預謀對其實施抓捕的手下潛入凱里并施巧計在小十字將其一舉抓獲。(《黔東南信息港》 10月24日)
近年來,隨著打擊傳銷工作的不斷深入,傳銷犯罪的作案手段也在不斷翻新。今天,筆者就為您介紹幾種近年來較為“流行”的傳銷方式。
第一種:辦講座 套近乎
隨著我國近些年來對傳銷的違法性質的宣傳,人們對待傳銷組織的警惕心正在逐步提高,相對的,傳銷者們的“專業”水平和作案手段也在翻新。一種“講座式”的作案手段正在漸漸“流行”,具體作案方法主要是以各式各樣的“講座”作為幌子,然后從聽講座的人當中發展“會員”。
這種方法看似明目張膽,其實反而更加隱蔽。因為,被冠以各類專家之名出來講課的傳銷者,大多口才了得,而且他們不會傻到在課堂上公然的宣傳傳銷,上課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在課堂上獲取其中大部分學員的聯絡方式,通過這些聯系方式,在課外和學員們進一步聯系,慢慢的將其引向傳銷組織。
比如,借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給組織中的某些人加一個“就業指導專家”的名號,舉辦一個就業指導講座,而這些“專家”在講座中,不會提及任何和傳銷相關的話題,相反的,他們會像真的專家一樣,滔滔不絕的給在場的學員講述現在就業的困難程度,應該抱著怎樣的就業觀,給人一種專業且可靠的錯覺。在贏得了學員的信任甚至是欣賞后,借著各種各樣的名義,讓學員留下聯系方式。在此之后,“專家”們會經常“熱心”的關注學員們的就業情況,在學員中“鎖定”那些急切渴望就業卻四處碰壁的人,告訴他們,自己現在有個好“項目”,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興趣,如果這時被“鎖定”學員表示了興趣,那么接下來再通過鋪天蓋地的“洗腦”行動,達到自己的非法目的。
第二種:以國家的名義 給自己披上合法外衣
這種作案手段,近年來在沿海地區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相當流行,具體的作案方法為,偽造一些所謂的國家機密文件,稱要將某個城市作為試點,發展某項工程,由于是秘密進行的,不能公開,所以要開展社會集資,能夠為國家募集越多的資金,今后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大。
這種傳銷的作案手段極具迷惑性和誘惑力,在“宣傳”初期,傳銷者們會大多偽造出一份秘密的“紅頭文件”和幾個所謂國家秘密部門的高層領導,然后假借城市中一些真正的工程項目,衍生出一些只有他們知道秘密項目。比如,某市正在大力發展重工業,他們就說其實這是在為某個秘密的軍事基地提供援助;某市正在大力發展城市建設,他們就說是中央準備重點發展該市及周邊地區,所以急需大量社會資金。通過這些亦真亦假的消息,迷惑群眾的眼睛,然后再通過承諾高額回報,吸引人們加入傳銷。
第三種:黑社會性質 暴力傳銷
這種傳銷手段,最為簡單,可是也最為危險。具體表現為,給自己的傳銷組織套上一個某某公司的名號,向社會招聘員工,一旦你前往應聘,你的人身自由將被嚴密的控制起來。這時,就算你發現了他是傳銷組織,也將因為他們的暴力威脅而“難以自拔”,淪為被他們操縱的工具。
以上三招,都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傳銷犯罪手段。希望能給各位看官一些小小的啟示,幫助您遠離傳銷,遠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