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從大學應屆生中選公務員”傳遞了啥
2010年起,北京市及所轄區縣黨政機關招錄的公務員,將有八成崗位要求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2011年,除特殊職位外,市和區縣黨政機關公務員將不再從大學應屆生中選錄,而全部招錄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1月30日《北京日報》)
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群體大部分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不少公務員都是通過家門、校門,然后再進入機關門。這些“三門”公務員的共同特點就是學歷較高,但普遍缺乏基層工作經歷和經驗,對國情、民情把握不準,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常常不著邊際,與基層群眾難以合上拍,因而也就收不到應有的工作效果。
不可否認,“高學歷”是優秀公務員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但如果在“高學歷”之外,直接從“基層一線”招錄那些經驗豐富的佼佼者,讓準公務員們先接接“地氣”,能更快適應工作環境、更快進入工作狀態。來自中國青年報近期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58.7%的人認為應招錄更多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成為公務員;55.3%的人建議應屆大學畢業生先去基層工作,然后再報考公務員。
讓人欣喜的是,“民意”得到了政府的及時回應和青睞。前不久,中組部副部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今后要堅持和完善從基層一線選拔公務員制度。新年伊始,四川出臺規定,省級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原則上應有2/3左右的錄用名額面向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的人員。而廣東的規定更具剛性,到2012年,將“全部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省級公務員。
而今,北京“公務員今后只從基層招”的新政再度讓人眼前一亮。解讀新聞中的“不再”、“全部”等關鍵詞,讓人感受到的不僅是政策的權威性,還有用人“新動向”,具有強烈的信號意義。它準確無誤地告訴現在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如果你想報考公務員而又不想定位在那些特殊崗位(比如技術崗位),就必須先往基層走,從基層一步一步往上提升。
(高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