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如此洶涌 青春終將無處安放
競價241次,溢價5.19億元,溢價率287%,4月2日,在長春市國土資源局舉行的國有土地出讓儀式上,國企背景的永輝房地產公司與民企龍創地產上演了一場爭地大戰。龍創最終以7億元摘下長春市凈月櫻花地塊,成為今年長春新“地王”。(2010年4月4日《廣州日報》)
據新聞報道,這樣瘋狂的爭地大戰,讓拍賣師都沉不住氣,多次提醒競拍的雙方,“這樣舉牌是非理性的”。不管是非理性還是賭氣,溢價率287%的地王就此產生,正如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的那樣,“沒想到國企民企的爭地大戰,這么快就蔓延到了長春這樣的二線城市。”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曾表示,未來土地審批將偏向二三線城市。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更多的投資商和房地產開發商涌向二三線城市,國企與民企爭地,其實只是二三線城市房價飆升的一個表象而已。據《華夏時報》的統計,2009年下半年一線城市房價出現較為明顯上漲的同時,部分二三線城市漲價幅度甚至超過一線城市,后勁十足。蘭州房價相比5年前上漲約兩倍。武漢、合肥、長沙、西安、濟南等城市,近期紛紛達到或創造歷史最高房價。
數月之前,媒體還報道,在北京、上海、廣東等一線城市的白領,面對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的上升,不得已逃離“北廣上”,選擇到二三線城市定居和工作。如果說,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飆升的房價將無數白領趕向二三線城市的話,那么,面對二三線城市日漸瘋漲的房價,他們又該如何選擇?難道繼續逃離和回歸,到縣城去?問題是,縣城的房價就便宜嗎?作為縣級市的昆山,房價即將集體步入萬元時代。而在我的家鄉,月均收入頂多一千有余的小城,房價已然飆到了三千多元。
房價是無數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揮之不去的夢魘。實際上,大量白領從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回歸,更多的是一種無奈選擇,是一線城市天文數字般的高昂房價拋棄了他們。如果二三線城市繼續著這樣的房價漲幅,成為“地王”頻現的溫床,可以好不夸張地說,對于被孩奴、車奴、卡奴等眾奴加身的白領們,他們很有可能被二三線城市再次拋棄。白領尚且如此,那些收入一般的民眾又如何能夠承受高房價之重。
曾有專家指出,白領階層從一線城市回歸到二三線城市,可以為二三線城市帶來一線城市嚴謹和認真的工作理念,帶來優秀的企業文化和競爭意識,對于二三線城市的經濟增長、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只是,面對即將再次拋棄他們的房價,哪里還有給他們施展才能和唯才是舉的舞臺?
有恒產者有恒心,作為安身立命之所的住房,理應成為年輕一代所有夢想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房價過高,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消費積極性,還會影響人際關系、道德水準、人生夢想以及奮斗動力等等。當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如此洶涌,被裹挾的每一個人將成為望不到幸福彼岸的泅渡者,他們的尊嚴和幸福,終將無處安放。
(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