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返鄉(xiāng) 知識再也不好意思嚇唬調(diào)皮孩子
2010年的春天,中國一線城市里暗涌一股“白領返鄉(xiāng)潮”,越來越多的白領開始審視自己的處境,欲離開曾經(jīng)夢想的一線城市,和“偽幸福”說再見。(中國新聞網(wǎng)5月10日)
曾幾何時,在“知識改變命運”的激勵下,一大批農(nóng)家娃以“頭懸梁,錐刺股”式的苦讀,把自己送進了現(xiàn)代化的都市,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大山。良好的教育加上與生俱來對成功的渴望,讓這些從山溝里飛出的“天之驕子”們很快適應了都市的生活,安家落戶,娶妻生子,把自己融入了所在的城市。
這些“先行者”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在計劃經(jīng)濟的大傘下,他們雖然掙錢不多,但是衣食無憂,不必為失業(yè)、房價而苦惱。他們的成功“躍龍門”,常被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xiāng)黨拿來教育自家調(diào)皮的孩子。他們自己也很滿足,“三餐兩覺,逛逛公園,洗洗澡”,小日子過得安逸平和。
于是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視他們?yōu)榘駱,一樣的用功,一樣的滿懷希望與激情去擁抱心中魂牽夢繞的城市。這些人趕上了更好的時代,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大家吃得越來越好,穿得越來越時尚。白天在現(xiàn)代化的寫字樓里忘我工作,晚上年輕人聚在一起K歌蹦迪。日子那叫一個瀟灑。這樣的生活比起那些“先輩”們更加幸福,他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甚者大大超出了想象。
然而這樣好日子終究要被打破,某一天的早晨醒來,這些快樂的人兒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被“剩下”了?粗R子中那張因為經(jīng)常熬夜加班而布滿倦容的臉,一絲愁緒涌上心頭。該結(jié)束單身生活了!可是想到結(jié)婚,腦袋就脹痛。結(jié)婚住哪里?買房?每月的工資雖然不少,但除去給父母寄去的孝心,除去和朋友的約會費,除去哥們姐妹的聚會費,除去電腦上網(wǎng)費,除去手機費,除去自己的吃喝拉撒費......自己手里只剩下了大把的繳費單了。
眼看著大學同學結(jié)婚了,高中同學生子了,小學同學孩子都上小學了。這群表面上衣著光鮮,令老家親戚羨慕不已的“白領”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了。
堅守還是撤退?十年寒窗,拼勁全力,不就是想在這個城市有個容身之處嗎?長得不差,干得不差,掙得不少,知識不少,怎么就買不起一套哪怕再小的房子呢?
誰都不愿意這么不甘心的離開,但是不離開又能怎樣?雖然現(xiàn)在還可以,因為自己年輕,因為沒有家庭的負擔。但是時間無情,總不能就這樣耗下去。房價雖然暫時不漲了,但是離自己還是很遙遠。看著人家城市里今天拆出一個百萬富翁,明天拆出一個千萬富豪,真恨不得把老家那幾間還算新的房子搬到青島的五四廣場去,這要是補償可就發(fā)大了!
但這注定永遠是一個夢,夢終會醒來,生活是現(xiàn)實的,被“剩下”的滋味是痛苦的。媽媽的嘮叨,女友的幽怨,這一切都促使這些在大城市“混得還不錯”的“白領“們盡快做出選擇:是毫無希望的堅守,還是換個生存壓力小的地方重新開始。
也許此時只有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能抒發(fā)出這種欲罷不能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做別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