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連泡網吧52天 為上網搶劫殺人(圖)
圖為嫌犯肖某。
8月12日,祁東縣洪橋鎮(zhèn)某居民區(qū)的平靜,被一樁駭人的血案打破。現年22歲的女青年彭某被人殺于家中。隨著案情迷霧漸漸撥開和兇手歸案,人們又一次被震驚,誰也不曾想到的是,兇手竟是連續(xù)52天吃住在網吧的90后年輕人肖某。
搶劫殺人只為搞錢上網
由于每天沉迷于網上游戲,不想做事,今年6月20日,在父母開的一家小賓館里做事的肖某攜帶1000多元現金,從家中來到祁東縣城洪橋鎮(zhèn),在某網吧瘋狂上網,每天吃住在網吧,直至8月11日,前后一共52天。
8月7日晚11點左右,見身上的錢已經花完,肖竄進祁東縣老建材城住宅區(qū)用竹棍進行盜竊,被20多歲的小花(化名)碰上。見小花手提著包,他便立即沖上去進行搶劫。小花死死抓住包不放,肖拔出彈簧刀連刺她腹部數刀,又朝她背部捅了幾刀,直至小花松手。然后,肖又進該網吧上了一個通宵的網。
這次搶得的400多元錢很快花光了。8月12日凌晨0點左右,肖來到某居民區(qū)踩點時,透過沒有拉窗簾的窗戶發(fā)現,在臥室上網的彭某系一單身女性,便產生了在此作案的想法。等彭某入睡后,肖入室搜索,被發(fā)現后,肖行兇,用彈簧刀連刺彭某頸部9刀,隨后拿起彭某的手提包從窗戶處逃走。
在殺害彭某之后,肖再溜回該網吧,用作案得來的錢繼續(xù)上網玩游戲。12日上午9點,肖覺得自己應該避一下風頭,便乘車南逃至廣東,在火車開出的一個小時前,肖還在衡陽火車站外的一網吧里玩游戲。逃至東莞后,在朋友處落腳的肖,也沒有忘記不時到網吧去“過癮”。
網癮引起心理扭曲
據肖父稱,由于自己長期在外打工,肖由外公帶養(yǎng)大,從小性格就不太好,但是“還聽話”,初中沒有讀完。肖父說:“他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學會了上網并上癮,并且家里有網不愿上,硬要到網吧去。經常有年輕人來找他玩。”肖在自己家開的小賓館里做事,父母每個月給他1000元左右作零花錢,肖就用這些錢經常上網和打牌,父母經常教育他不要學壞,可是他就是聽不進,還經常發(fā)脾氣離家出走。
記者問他:“你這么年輕,可以出去打工,為什么非要去偷和搶呢?”
“我曾在東莞打了一天工,太辛苦了,就是不想做事。”肖說。
心理學專家陳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后很是震驚,他認為這是由網癮引起的心理扭曲造成的。網癮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這樣就容易造成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如果父母及早發(fā)現,用專業(yè)的心理輔導介入,也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
承辦該案的檢察官說,早期管教的缺失,逃學,早戀,上網成癮,賭博,好逸惡勞是肖走上犯罪的誘因。當前許多青少年沉迷網絡,往往出現感情冷漠、性情殘暴等心理障礙,因此尤其要注意其心理健康,要加強心理疏導,避免悲劇發(fā)生。
又一個上網成癮的年輕人,為了搞錢上網,導演了搶劫殺人的悲劇。11月11日,這名年輕人因涉嫌搶劫罪被祁東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