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建議將賣淫女改稱失足婦女 嚴禁游街示眾
昆明警方掃黃逼站街女下跪引爭議。圖為網友曝光的“站街女”被便衣警察按跪在地的照片。
東莞警方繩牽賣淫女游街同樣引發巨大爭議。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陳寧一)11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劉紹武在公安部工作會議上表示,公安部將繼續對娛樂場所組織嚴格日常管理,輔之以常態化暗訪偵查,做到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檢查,以嚴防涉黃違法犯罪出現反彈。
公安部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和有關要求,強化對娛樂服務場所的日常治安管理,嚴格娛樂服務場所備案,強化保安員配備,強化治安、安全方面的軟硬件設施和技防建設。目前,各地公安均進行了一些嘗試,娛樂場所數字信息化管理趨勢逐漸清晰。
劉紹武介紹,公安部將繼續組織嚴格日常管理,輔之以常態化的暗訪。對娛樂場所做到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檢查,明察加暗訪。
劉紹武表示,嚴厲打擊之后,對于娛樂行業,不是關得越多越好,而是合法經營的越多越好。
開展教育挽救失足婦女工作
11日,劉紹武在公安部工作會議上稱,“以前叫賣淫女,現在可以叫失足婦女。特殊人群也需要尊重。”
早在11月28日,公安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全國婦聯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教育、挽救失足婦女工作。要求保護賣淫婦女人身權和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不得歧視、辱罵、毆打,不得采取游街示眾、公開曝光等侮辱人格尊嚴方式羞辱婦女,要嚴格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對賣淫婦女視違法程度,區別情形予以處罰,對被強迫賣淫的受害婦女,迅速解救,一律不得進行處罰,并啟動對受害人刑事救助機制。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徐滬介紹,公安聯合婦聯、衛生、人力資源、民政等部門一起幫助失足婦女,使她們能正常回歸社會。
■ 鏈接:公安部掛牌督辦54起案件
根據6月13日全國公安機關“2010嚴打整治行動”和6月22日治安系統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以打擊賣淫嫖娼、淫穢表演等淫穢色情違法犯罪活動為重點的打擊黃賭毒專項行動。7月27日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10個督導組,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現場督辦6省市公安廳局對8個城市10家涉黃違法犯罪問題嚴重的娛樂服務場所進行集中精確打擊。此次集中行動,在公安部屬第一次,對全國形成強烈震動。
公安部于7月20日、10月3日、10月30日連續下發通知,反復要求各地突出打擊重點,嚴打淫穢色情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者、經營者、獲利者和幕后“保護傘”。同時,公安部亦在8月3日、9月1日、10月15日連續下發三次通知,先后掛牌督辦了54起重點案件,并實地督辦浙江省杭州市鄭勇等人組織、強迫賣淫案、上海市宣宮夜總會尹慶等人組織淫穢表演等重點案子。對掛牌督辦的案件,逐一明確具體的責任人,成立專案組偵辦。徹查案件犯罪事實,深挖幕后“保護傘”,并嚴格按照規定,逐一倒查、追究、通報有關人員監管失職責任。本報記者 陳寧一
■ 成果:381家違法場所被查處
8月20日,公安部將27個暗訪組在暗訪中發現的381家違法經營場所名單通報各省區、直轄市公安廳,要求各地報告當地黨委政府,組織全面徹底的查處行動。各地公安機關迅速開展查處整治,各警種分工配合,依法偵辦了一批問題嚴重、在當地有影響的犯罪案件,各地形勢明顯好轉,涉黃違法犯罪活動總體上受到強力遏制。(新京報 本報記者 陳寧一)
如果不是12月10日公安部的一次工作會議披露信息,也許不少人還不十分清楚,從6月起,公安部部署開展了一次以打擊賣淫嫖娼、淫穢表演等活動為重點的“打擊黃賭毒專項行動”。(12月11日《新京報》)
新京報社論:讓掃黃執法歸于常態成效更好
其實,過去幾個月,關于此次全國性的行動,也有一些零星消息傳出,但是,和過去聲勢浩大的“專項活動”不同,這次行動似乎“做得多說得少”,不像過去很多“轟轟烈烈”的掃黃行動,至少沒有在輿論層面掀起太多的波瀾。雖然輿論層面看起來很安靜,實際效果卻不小。據北京統計,相對于2008年,全市涉及賣淫嫖娼警情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達56%。公安部此次會議通報,經過整治,全國涉黃違法犯罪案件10月份同比下降18.4%。
此次專項行動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兩個策略。一是公安部組織了大面積的暗訪,據了解,公安部先后于今年6、7月份抽調專業偵查力量組成27個暗訪組,前往4個直轄市和20個省、自治區的30個大、中城市。7月27日,公安部又派出10個督導組,分赴吉林、上海等6省市的8個城市。大規模的暗訪,的確發現了許多隱藏的問題,甚至發現超過半數的被暗訪單位存在違法違規現象,這樣的成果是公開調查所難以實現的。
需要說明的是,暗訪取代不了地方的“明察”,地方的治安,第一責任應當由地方公安部門承擔,為什么暗訪發現那么多嚴重的問題,平時地方公安部門沒有發現。暗訪策略的成功,這反過來也說明地方治安管理的松懈,這亟須從制度上進行彌補,如明確地方公安部門在打擊黃賭毒上具有剛性的責任,若打擊黃賭毒不力,地方公安一把手必須下臺負責。
二是此次掃黃打非,注意保護違法女性的隱私權。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堅決制止游街示眾等有損尊嚴的做法,要求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簡單回顧近期的一些和掃黃相關的新聞,整體看起來確實都比較“平淡”,沒有展現出以往人們印象中的一些掃黃新聞“特色”。肆意曝光涉黃人員隱私或者游街示眾的執法行為沒有見到。
掃黃和打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相比,有著很強的特殊性。尤其是賣淫女的特殊身份,很容易讓人忽略她們的隱私權。有些法治意識不強的執法者,還信奉一個錯誤理念:用公開她們的面目,甚至示眾的方法來“殺雞儆猴”。結果往往是,掃黃的現實效果適得其反,侵犯涉黃人員隱私權的執法行為,甚至沖抵了掃黃行動的合法性。
掃黃注重保護公民權利,維護公民尊嚴,不過這還不夠,在現實中,一些地方公安部門在執法中任意侵犯個體尊嚴的“示眾”做法依然屢見不鮮,每次“示眾”發生后,也少見嚴厲的問責。那么,掃黃之外,期待公安部門在其他執法領域同樣強調對人權的保障,執法者的行為建立在尊重權利的基礎上,才能贏得民眾的支持。(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