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韭菜頻現 記者調查發現農戶加倍使用低毒農藥
青島再現“毒韭菜”,6人因農藥殘留中毒;河南南陽出現“毒韭菜”,農藥殘留超標致10人中毒;來自泰州的1000多公斤韭菜檢測結果:農藥殘留超標高達30%。事態嚴重,當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立即對這批韭菜進行了現場銷毀……
一直以來,“毒韭菜”似乎并未因國家對高毒農藥的禁用而斬草除根,依然一茬接一茬地冒了出來,究竟是農藥化肥使用不當還是監管檢測不力?帶著種種疑問,科技日報記者力圖以消費者的身份,探尋韭菜種植、批發銷售及檢驗檢測的全過程,以期回答“韭菜還能不能吃?”之問。
“放心菜證書”處境尷尬:批發菜的大客戶根本不看,要看的不是檢查員就是記者
16歲的小雪和媽媽一起在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賣菜有幾年了,她家的葉菜都是從河北香河拉來的。早晨7點鐘,小雪家的菜車前熙熙攘攘,時常有開著面包車、小貨車或是騎著電動三輪車的買主上前詢價。
“韭菜1塊5、香菜1塊5、菠菜1塊8”,小雪對價格捻熟于心。“你家的韭菜經過檢測了嗎?”她循聲瞟了記者一眼,抬手指向車門上的一張“放心菜證書”,答道:“今天剛發的證。”
記者看到,這張“放心菜證書”是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有限公司蔬菜檢測中心頒發的,有效期為1天,對此,小雪回應道:“不是每天都會有人來檢測,這兩天緊點,原來幾天甚至幾周才檢測一回。”她還說,進菜時當地并沒有發檢測證。
在小雪攤位停留的近半小時中,記者觀察,前來批發蔬菜的6位買主中,不乏一次就買走一車菜的,但沒有一人要求查看她家是否有“放心菜證書”。小雪對此倒是見怪不怪了。“這點量算什么,我家更大的酒樓酒店客戶還有很多,從來沒人要看什么證書的。”
拿著從小雪家買的兩斤韭菜,記者在菜場里轉了一圈,有證書的商戶為數不少,日期也是最新的,但證書不是被扔在地上,就是被“正面朝下”塞到了菜筐里。
“正經來批菜的沒人看這證,要看這證的不是檢查員就是記者。”一位菜商一語道破“放心菜證書”尷尬處境的背后隱情。
送檢者的迷茫:下一次是否還有買到“完美韭菜”的好運氣
有了“放心菜證書”的韭菜,到底能不能放心食用?
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新發地蔬菜檢測中心要求檢測,在交納了20元檢測費后,記者看到,在檢測儀器旁邊的白墻上,一張“檢測注意事項”尤為醒目,上面寫道“小白菜、韭菜等葉類蔬菜農藥殘留相對較高,檢測時應特別注意……”
一陳姓工作人員邊操作邊告訴記者,她們現在主要使用的是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依靠酶的抑制原理,主要檢測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得出檢測結果。
很快,檢測結果出來了,陳女士指著一臺機器上的小紙條說,檢測結果為0.0ppm(即百萬分之0.0)。
面對這樣“完美”的檢測結果,陳女士笑道:“也許是你今天運氣好,買的這家的韭菜特別好。”
看著手中的檢測合格證,記者依然不敢十分坦然地吃下手中的韭菜,這兩斤韭菜到底是不是如陳女士所說的,零殘留,特別好呢?拎著這捆“好運氣”的韭菜,記者來到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由于檢測單位并不針對個人,記者無奈地暴露了身份。4天后,檢測結果出來了,在參照《NY/T 5001-2007標準》(無公害食品蔥蒜類蔬菜國家標準),運用氣相色譜的方法進行檢測的9項農藥中,只檢測出了一種——毒死蜱,其實測值為0.018,而該項標準設定的上限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