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馬戲團發現疑似失蹤兒子 警方將比對DNA
冉崇林的媽媽陶玉蓉展示孩子的照片
被陶玉蓉指認為自己孩子的趙建明起床就被嚇得大哭起來
街上來了一個河南馬戲團
年輕媽媽沖上去,抱著一名6歲小演員
“你是不是我失蹤一年的兒子?
馬戲團說男孩是父母送來學藝,警方抽取兩人血樣對比DNA
去年5月1日,豐都縣名山街道陶玉蓉4歲半的兒子,在長江邊玩耍時失蹤。陶玉蓉以為兒子掉入江中,打撈10多天無果,陶玉蓉和丈夫只能接受兒子失蹤的現實。
前日,當地來了一個來自河南的馬戲團,陶玉蓉驚喜地發現,團里一個小演員和兒子很像,親友們看后也都這么說。
陶玉蓉報警后,警方抽取了小演員和陶玉蓉的血樣,將進行DNA對比。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夏祥洲 記者 任君 實習生 任夢 攝影報道
兒子在河邊失蹤
兒子再現馬戲團?
沒有人親眼看見他落水
陶玉蓉今年28歲。她說,兒子叫冉崇林,因為她和丈夫在外務工,平時兒子都是由她和丈夫的父輩照看。
去年5月1日,冉崇林從爺爺家獨自一人前往一名親友家吃午飯,到了中午也不見人。爺爺四處尋找,才聽說他在途中和幾個小孩一起到河邊玩耍。
冉崇林的爺爺說,幾個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說,他們到河邊捉螃蟹,后來就沒見到冉崇林了。
“我們以為他落水了,還請了一條漁船打撈,但是10多天都沒有結果。”陶玉蓉說,他們報警,警方也沒能找到兒子的下落。
經歷了失子之痛后,他們準備趁年輕再要一個孩子,于是今年春節后小兒子出生,慢慢地大兒子失蹤的事被他們淡忘了。
兒子再現馬戲團?
媽媽抱著他哭得死去活來
前日的偶然發現,讓陶玉蓉興奮不已,甚至一度讓她看到了尋找到兒子的希望。
前日,豐都縣名山街道來了一個馬戲團,陶玉蓉和母親楊世蘭發現,團里一個正在練功的小男孩很像自己的兒子。
楊世蘭稱,馬戲團駐扎在路邊一處工地空壩上,帳篷內幾個演員正在練功。
“那個小男孩在練空翻,我越看越覺得像失蹤的外孫。”楊世蘭稱,女兒也認為小男孩就是失蹤的兒子。
陶玉蓉嘗試著叫喊兒子的名字,但是小男孩只是埋著頭,不搭理她。楊世蘭說,女兒顧不上這些,抱住男孩哭得死去活來。
隨后的詢問和仔細查看,男孩能聽懂陶玉蓉的話,他說他6歲,正好和兒子吻合。
陶玉蓉說,馬戲團一個較瘦的女子還告訴她們,這個小男孩是被父母“賣”給馬戲團的,他父母在外面打工。
警方采血樣對比
將進一步調查小演員身世
陶玉蓉目前在名山街道幫著哥哥打理餐館。餐館附近居民們說,冉崇林以前經常在餐館附近玩耍,他們前晚在馬戲團看到了那個小演員,“覺得真的很像小崇林,不過口音好像不是我們本地的。”
小崇林的外婆楊世蘭稱,小演員和外孫很像,就是高了一些、胖了一點,眼睛要大些。另外,外孫“小雞雞”上有個不明顯的胎記,小演員身上已經看不到了,“本來就不明顯,也有可能長大些了沒有了。”
目前,警方提取了陶玉蓉和小演員的血樣。民警告訴馬戲團負責人和陶玉蓉,他們不但會比對兩人的DNA,還會進一步調查小演員的身世。
陶玉蓉表示,如果結論證實她認錯了,這個小孩身世也沒有什么可疑的,她愿意給馬戲團道歉,并感謝馬戲團理解她的尋子心切之意。
馬戲團負責人
小演員是父母托付給馬戲團
昨日中午,重慶晚報記者找到了這個名為“臥龍歌舞雜技馬戲團”在豐都名山街道的駐地。
戲場內,演員們正在休息。一女子稱,“被當地人認錯的那個小男孩已經被警方帶走了,我們團長外出辦事去了,其他負責人也不在,我沒有負責人電話,也不知道怎么聯系。”
隨后,另一名女子前來驅趕重慶晚報記者。隨后了解到,該女子正是馬戲團負責人之一的田女士。
幾分鐘后,重慶晚報記者帶著失蹤男孩媽媽陶玉蓉再次來到這里,田女士主動邀請我們一同前往派出所了解情況。
田女士稱,“她(陶玉蓉)肯定是認錯了,我們這里的孩子都有合法手續,大部分是和父母一起來學雜技的。”她稱,只有兩個小孩是父母“委托”給他們的,其中就包括被陶玉蓉錯認為兒子的趙建明(音)。
在名山派出所,田女士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趙建明的父親是湖南懷化人,趙父和馬戲團有協議書,主要內容是小孩3年內交給馬戲團學雜技,父母可以探視和電話聯系,但不能隨便領回家,3年后如果訓練成績突出,可以進行有償表演。
“昨天還跟他父親通了電話,這個協議書已經交給警方了。”田女士說。
田女士向重慶晚報記者提供了趙建明父親的電話號碼,還借用記者手記撥打這個號碼,和對方說了幾句話。“他們是云南楚雄的。”“不是湖南懷化嗎?”記者追問。田女士停頓之后稱:“是在湖南懷化打工,戶籍在云南楚雄。”
“現在都在傳我們偷了人家孩子,我們也希望警方的調查能還我們清白。”田女士稱。
她還介紹,趙建明有一個比他大一歲的姐姐,目前也在馬戲團。
小演員趙建明
想爸爸想回家 不說家在哪兒
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在田女士帶領下,見到了趙建明。他正在車廂底下睡覺,被叫醒后哭著爬了出來。田女士同意他和記者交流。
趙建明不大愛說話,大多數時候用“嗯”作回應。當重慶晚報記者問他想不想回家時,他的回答終于從“嗯”變成了“想”,還說“想爸爸,想回家”。此后,面對“家在哪里”的提問,他又不再說話。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趙建明的口音和云貴一帶很相似,他能聽懂普通話和重慶口音。
趙建明的姐姐面對重慶晚報記者時,也同樣不大說話,只是在田女士的要求下,才和弟弟站在一起合影。
“趙建明父親”
我不姓趙,也不認識趙建明
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按照田女士提供的趙建明父親的電話打過去。對方稱,他是云南曲靖人,不姓趙,不認識趙建明,更不是趙建明的父親。他還強調,親友和自己無小孩在外學雜技,并不認識姓田的雜技團團長,也沒有馬戲團的熟人。
是馬戲團提供的電話錯了?但是田女士還曾借用重慶晚報記者的手機,撥通這個電話還和對方聊了幾分鐘呀。對此,田女士解釋,當時接電話的是建明老家的爺爺,已經七八十歲了。
重慶晚報記者指出,這次電話那頭的聲音是一個年輕男子。田女士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只是稱,“趙建明父親的新電話我寫在了那個協議書上,晚上我見到協議書后,聯系了再告訴你這個新號碼。”(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感謝冉先生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