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打工仔意外身亡 家人捐出其全身器官
車金湖的親人見他最后一面時萬分悲痛。 記者黃澄鋒 攝
他叫車金湖,是一名離鄉多年的打工族,也是剛剛出世的孩子的父親,因為養家的壓力,他昏倒在路上至今仍未起來過。或許當您翻開這頁報紙的時候,這名27歲的青年已經無償地將身體內所有有用的器官捐出,移植到其他病人的身體內,讓他們重新享受健康的快樂。
身后捐獻全身器官的重大決定,是車金湖家屬作出的。移植手術初定于昨日深夜進行,如果手術順利,小湖將成為順德首例全身器官捐獻者。
昨日18時20分,悲痛欲絕的哭聲從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11樓傳出,來自江西省九江市農村的車宗生一家為弟弟車金湖送別,生離死別難舍難離;白頭人送黑頭人的老父母更加蹲在地下,站不起來。
車金湖來自江西九江,十年前,文化程度不太高的他來到順德龍江這片陌生之地,從事木工行業。在龍江,他租下了一間簡陋的出租房,并在此結婚生子,一年前,小湖的妻子誕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與所有的外來務工人員一樣,他們日夜都在為養家糊口而奔忙不已。今年5月,小湖和妻子結伴進入了一家新工廠打工,但由于是新人,據稱一直都沒有拿到工資,生活非常窘迫。9月11日下午6時多,小湖和往常一樣,騎車搭著自己的老婆,從工廠出發回自己的出租房。小湖的妻子回憶,由于小孩剛出生,所以家庭開銷比較大,當天丈夫還曾向人借過錢,被對方婉拒。
在路上,妻子看出小湖有點不對勁,他看起來似乎心事重重,和他聊天時總是答非所問。
騎車途中摔倒傷及腦部
當騎行了約十來分鐘,坐在后座的妻子和小湖說聲“我腳麻了”,就從車上跳下來自己走路。讓她奇怪的是,正在騎車中的小湖既沒有停車,也沒有回頭和妻子說話,而是繼續往前騎行。
正當妻子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時,小湖騎著車歪歪扭扭地前行約100多米后,在沒有撞到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突然“哐當”一聲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上,隨后便昏迷不醒。
妻子大吃一驚,她拼命跑上前,這才看到小湖的頭部被鮮血染紅了。隨后,一輛救護車將他送進了龍江醫院。被送進醫院后,小湖一直處于深度昏迷狀態,只有微弱的心跳,病情非常危重。
小湖的家屬們得知他病危的消息后,也日夜兼程從外地趕到順德。14日晚上,小湖的生命跡象已經越來越弱,已到了彌留之際。小湖的家屬認為,他為何摔倒至今還是個謎。
哥哥勸家人做出捐獻決定
“我們家庭是不幸的”, 小湖的哥哥車宗生不停地問自己,“難道就這樣將弟弟火化嗎?生命無價,生命有限,外面的許多家庭也會遭遇我們家的不幸,如果能夠將弟弟的器官捐獻出來,能讓別的家庭得到幸福,那將是一個大好事。”于是,車宗生便將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
一家人終于達成捐獻器官共識
“我開始想不通,”車父說,“小兒子已經這么慘,還要這樣?那是對他的一種殘忍。別的家庭也會這樣痛苦,如果捐獻出來,能讓別的家庭得到幸福,那將是很好的事情。”想通后的車父,開始做妻子、媳婦的思想工作。根據紅會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有關規定,捐獻器官需要死者父母、配偶以及成年子女簽字才行。慢慢地,一家人達成捐獻器官的共識。
15日上午,車宗生向龍江醫院醫生表達了意愿。經過當地衛生局、省紅十字會等牽線,車宗生一家人來到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ICU副主任醫師文強說,車金湖在龍江醫院術后第二天,呼吸停止,臨床上呈現腦死亡表現。9月16日中午,病人到了我們醫院,我們隨即進行了完善的腦死亡診斷。經過持續15小時的腦電圖監測、顱超聲檢測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三科專家診斷,病人腦死亡。
捐獻器官不圖名利
在病人家屬簽訂同意器官捐獻書等手續后,醫院相關手術需要等病人心跳停止才能繼續。截至記者發稿,病人心跳還沒停止。“腦死亡病人一般心跳會很快停止。”文強說。病人角膜、肝臟等器官基本能用,而腎臟需要評估后才知道是否能用。車宗生說,“我們捐獻器官,不圖名,也不求利。只希望能夠讓別的不幸家庭得到光明,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