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之后勞工權益維護如何被監督
當富士康“跳樓門”風波暫時平息,勞工權益一詞再度被淹沒在眾多熱點中。在富士康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之前,勞工權益維護意識一直不溫不火,并未形成全社會的整體監督氛圍。當媒體對富士康事件失去新鮮感之后,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勞工權益監督工作。怎樣才能將勞工維權意識貫徹始終,協助和約束企業正確對待勞工權益維護,是我們需要深刻反思的。如何有效的加強政府監管力度、提升勞動者的維權意識、提高企業的遵紀守法意識、加強有關部門的積極引導成為重中之重,需要重點做好下面幾方面:
一是勞工自身要監督舉報。作為勞工權益維護真正的直接受益者,勞工自身應該整體提高權益維護的自覺性。對于侵犯勞工基本權益的種種行為進行法律方面的辨識,及時對相關行為提出質疑,并適時向各級部門或機構提出援助申請,在尋求外界力量協助的基礎上維護自身權益。當然,勞工自身對于侵權行為絕不能一再忍讓、坐視不管,自身法律意識的提高,法律知識的普及將會更好地維護切身權益,對企業侵害行為進行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
二是企業工會要監督負責。嚴格意義上來講,企業工會從機構性質上來看不屬于行政機關,因而沒有行政處罰權,不能直接通過自己的舉措阻止用人單位侵犯職工權益的行為。雖然無法進行直接的干預與制止,企業工會也應該是勞動法執法的監督者。作為勞工權益維護的第一幫手,企業工會應該切實關注勞工的工作現狀與生存境地,密切保持與勞工的聯系,及時發覺勞工權益維護情況。力爭實現在雇主克扣拖欠工人工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肆意侮辱虐待工人等侵權行為出現后,工會第一時間出面負責維權,并為勞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提供援助。
三是勞動監察部門要監督引導。政府機關作為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勞動監察機構既要履行政府的職能,又必須通過自身的行為獲得收入以維持生存,勞動監察機構的這種雙重性質對其在勞動執法中的地位、功能和行為具有重大的影響。現實中,由于工會系統無法承擔勞動法律執法監督的角色,勞動執法的任務便全部落在了各級勞動監察機構的身上。既然勞動監察部門承擔勞動法律執法監督的角色,就應該加大對企業的約束和引導力度,擔負起監督勞工權益維護工作的主要責任。在這其中既包含對于勞工權益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對勞工維權意識的培養,又包括對企業工會的引導,更為主要的是必須對于用人單位在勞工權益維護方面的踐行狀況做出全面、細化的監督,調查發現各種侵權行為,并對其進行規勸與整治工作的引導。
四是需要社會力量要監督協助。隨著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社會協調作為重要的參與力量在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大眾媒介為主的社會機構或者團體的參與,將使勞工權益維護更加具有可行性,也將很好地監督企業勞工待遇的公正性、公開性,從來有利于相關部門綜合把握勞工權益維護工作的整體進度。
勞工權益維護應該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而不應該隨著“熱點”、“焦點”時熱時冷。勞工權益問題的解決,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期間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需要各級各方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企業與勞工關系。(作者梁煜)單位名稱:煙臺開發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