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吞皮球49小時后手術取出 比切腫瘤還難
終于成功:20日下午3點28分,小海豚吞進肚里的排球終于取出來了,在場人員一片歡呼。 范曉林 攝
歷經2個半小時的手術,南京海底世界5歲的海豚“江波”誤食的排球終于取出來了。做一個普通人的胃鏡手術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但給海豚取異物,過程卻是相當艱難。真是一波三折,方案也是一改又改。臂長1.05米的“小巨人”張夢永連夜趕過來了,可惜手還是不夠長;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動請纓”,在萬般艱難之下,終于取出了這只“難纏”的排球。從吞進這只球到最終取出,整整花掉了49個小時。
很遺憾
“小巨人”張夢永連夜趕來幫忙
然而1.05米的臂長依舊夠不到排球
自18日下午2:30開始,這只小海豚的命運就牽動了無數市民的心。19日,南鋼隊籃球高手來了,可惜臂長只有87厘米,無法夠到排球。連夜又請來醫生“登門”做胃鏡手術,然而,治療依舊是以失敗告終。
是否還能找到更長手臂的人,可以探入“江波”胃中取球呢?本報攝影記者宋嶠在得知“江波”的境況后,昨天凌晨一點,緊急聯系了還在鹽城養傷的“小巨人”張夢永,身高達到2米26,手臂長達1.05米的張夢永成了大家的又一希望。
張夢永之前因摔跤一直在鹽城市濱海仁慈醫院治療腿傷,雖已在康復中,但還沒有辦法正常走路,只能拄著拐杖。但是接到這個消息后,他凌晨2點就從鹽城趕來,隨同而來的還有負責對他進行針灸推拿的徐金龍主任。為了趕時間,徐金龍更是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連夜載著張夢永直奔南京海底世界。
凌晨6點,“小巨人”來了!由于前一晚器械未能將排球取出,只能再次寄希望于臂長的奇人。然而,事與愿違,前一晚的多種嘗試,不僅使得江波胃中的排球沒有進展,反而還陷得更深了。即使1.05米臂長的“小巨人”出手,依舊難以企及。請“巨人”出手的方案又再次被擱淺。
不甘心
20名壯漢抬出海豚送往醫院
30年老專家提出嘗試“氣囊法”
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嗎?不甘心的工作人員突然想起了一個電話:南醫大二附院消化醫學中心內窺鏡室曾經與他們取得聯系,“主動請纓”愿意幫小江波取排球。只是江波當時已在胃鏡手術中,他們也就婉言拒絕了。
既然之前的方案都失敗了,為何不請這家醫院的胃鏡治療“高手”來試試呢,而且主治醫生范志寧也是這方面的權威專家,有著30多年的胃鏡治療經驗。
據醫院負責聯系的總護士長吳琴說,在接到海底世界的電話后,他們就開始著手準備。但因為設備太過龐大,線路也很復雜,根本無法在海豚館手術,也只能請“小江波”前往醫院治療了。
送海豚去醫院?做出這個決定也實屬不易。加上擔架,這只5歲小海豚的重量居然就達到了500斤,現場動用了近20名工作人員,才把3米長的它抬出安放到汽車上。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只是靠營養液維持生命,小江波顯得很虛弱。但是胃部的痛苦,讓它還是想奮力掙扎。
給海豚做手術,一不能動刀,二不能麻醉,這可是海洋動物的禁忌。多少方法相繼失敗,這里的專家會有什么樣的“高招”呢。看看手術臺上,激光光纖、乳膠氣囊……這些原本分屬不同科室的手術器材看似雜亂,卻組合出了救助小海豚的“獨特方法”。主任范志寧心中早早就有了一個方案:利用激光光纖的熱量,將排球打出一個小洞。再將乳膠氣囊從小洞穿過。乳膠氣囊一旦充氣后就會膨脹,在球體內部撐起。這樣只需要稍稍拉動導線,就可以將球體帶出。
出意外
海豚胃收縮太緊,三次氣囊都脫落了
排球陷得更深,手術陷入僵局
下午13:00,躺在擔架上的“江波”被抬進手術室,蓋著沾滿水的棉被,身體上抹著凡士林,周圍裹滿了吸滿水的海綿,海底世界的工作人員為“江波”做好了保濕措施。
就按設定的方案辦!手術開始,范志寧親自操刀,胃窺鏡的管道緩緩地送入江波的第一個胃中,幾分鐘后,顯示屏上就顯示出一團黑糊糊的東西。“看,那就是被吞食的排球,原本是彩色的,由于胃液的腐蝕,現在全都變黑了。”一旁觀看的工作人員說。
胃窺鏡管道是中空的,鈥激光光纖從中穿過,頭部冒著熒熒的綠色,接近排球后“噼里啪啦”幾聲,排球上洞就打好了,約有4毫米長。第一步的順利讓大伙信心倍增。很快,乳膠氣囊也被送入了小孔中,在壓力棒的作用下,氣囊開始膨脹撐起。
范志寧深吸一口氣,迅速拉扯氣導線,但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氣囊脫落了!一切又要從頭再來。“難度比實際預想的要大。”范志寧一臉的汗水也出來了。小江波的胃在一直不停蠕動,一拉扯排球,它的胃就會收縮。“排球被死死的夾在胃里,動彈不得。”導線的力度根本無法承受。
氣氛開始緊張起來,第二次乳膠氣囊穿導花費了不少時間,可是,氣囊又脫落了!第三次嘗試又迅速開始了,慢慢的,慢慢的。“出來了,出來了。”這時人群開始沸騰起來,可是很快大家發現,這只是空歡喜一場,氣囊還是脫落,排球又縮回去了。而且縮得更深了,被卡在了第一個胃和第二個胃之間,約有1.5米深度了。手術一度陷入了僵局中。
終取出
五易方案,比切除腫瘤還難
歷時2個半小時,排球被穿針引線拉出
做了30多年消化內科手術的范志寧,坐在地上擦了擦汗。“這比在胃里切除腫瘤、止血什么的還難。從來沒碰到過這么麻煩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難多了!”
很快1個半小時就已經過去了,怎么辦呢,趕緊換方案!有人提出直接用異物鉗進去夾取行不行?試了一下,不行。球卡的太死,根本鉗不住,一拉就滑了。坐鎮指揮的南醫大二附院院長魯翔想起一種傘:做先天性心臟病治療堵漏時,將傘送進去再打開,就堵上了。能不能用這種呢?但是很快這個方案也被否決了,因為這種傘的牢固度還不如氣囊。
海底世界的工作人員也拿出了自己的“土方法”,自制的新工具——長柄鉗。在鉗子的外面套了活動鋼管,送進海豚體內之后拉移鋼管,鉗子前端就可以張開。但醫生一看也否決了。因為整個結構都是筆直堅硬的,捅進食道不能彎曲。
醫生又出了個點子,導送氣囊進體內的鋼絲很結實,如果前端做個鉤子,直接用鋼絲拉呢?試了一下,還是鉤不住。不過,這種方案一下子給了現場總指揮魯翔啟發。排球上本來就有一個被海豚咬破的大口子,如果在這個口子附近再打一個小洞,把鋼絲從小洞穿進去,再從大口子那里鉆出來。兩根鋼絲一起拉,就不會滑掉了。五易方案,大家一致認為這個方案可行。
果然,完成“穿針引線”工作,范志寧拉了一下,球居然松動了。一點一點,屏幕上,球慢慢上移,上移,大約走了三四分鐘,終于從海豚的喉嚨里拉了出來。15:28,一只干癟的黑色排球終于被取了出來。
最新消息
小江波無大礙 訓練球會用“可降解”取代
在整個取球的過程中,江波也忍受了很大的痛苦,不時的發出低沉的叫聲。球終于取出來了,江波的身體狀況如何呢?范志寧立即對小海豚進行了身體檢查。
“因為長達兩天多的摩擦,江波的胃部出現了1公分左右的胃潰瘍,以及胃充血現象。”范志寧長吁了一口氣,這還是他第一次給大型動物做手術。從檢查結果看,這些癥狀并不嚴重,調整三四天,小江波就會自己恢復。不過,在恢復期間,醫生建議最好以流食為主。
海底世界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會將食物搗成糊狀再喂小海豚,并且還配合營養液,讓調皮的小家伙好好休息。經歷了這次事件,相信小江波再也不會吞食排球了。不過,從安全角度,海底世界準備尋覓可降解的球體,來取代這種膠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