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
觀點精粹
●對于推進“三化”同步,我們要始終不動搖、不放松,動搖了必將又耽誤,放松了必將更落后。工業化是動力,城鎮化是載體,農業現代化是基礎。
●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切實擺脫“資源路徑依賴”,避免掉進“資源優勢陷阱”。專家解析嘉賓專家:張曉陽貴州財經學院副院長主持人:本報記者趙勇軍專家解析嘉賓專家:曾蕓貴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持人:本報記者趙勇軍觀點精粹
●要改變自卑、自輕、自懦、自棄及自大心理,樹立和形成自尊、自重、自信、自強的文化思想。有自信必有信心,有志氣必能自強。
●越是發展滯后,民生問題就越是突出,改善民生的任務就越加迫切,就越要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
專家解析
高效落實政策加大開放力度是關鍵
要實現貴州跨越式發展,在十年內始終保持每年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西部地區平均水平,高于我省以往水平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一定要把握好2號文件帶來的后發趕超的最好時間,注重2號文件的時效性,盡快促進國家發改委批準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貴州省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同時我省要編制貴安新區規劃,早日上報國家批準。
第二是要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基本態勢。去年我省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要實現后發趕超一年是遠遠不夠,怎么樣才能實現每年都快速發展呢?個中關鍵在于保持高速的投資態勢,只有高速的投資態勢保持十年,貴州的發展才有可能和全國同步。
第三是要真正走出資源依賴的陷阱。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有一個魔咒,即資源富集區一般都是經濟發展落后地區。因此貴州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不能再走單一的資源開發之路,而是要搶占振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高點,不斷打長產業鏈條,形成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產業集群。
第四是栗戰書書記在多次講話中提到,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貴州開放比改革更重要,貴州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大開放,通過大開放來實現大開發。根據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2012年3月31日首次公布的全國31個省市對外開放指數排名,在2011年,貴州的開放度為3.4%,為全國倒數第一,而全國開放度最高的上海則是84.7%,差距非常巨大。貴州只有大開放,才能大發展,才能吸引國內外各種資本的大量進入,貴州也才能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邊緣融入主流經濟社會。
專家解析
文化建設是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
文化建設是貴州省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文化建設主要任務就是全社會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提高,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文化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可持續發展。文化建設當中對文化資源多樣性的保護又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貴州既擁有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也承擔著正確引導多樣性文化和諧繁榮的責任,那么源于主體文化認同的文化保護實踐,會使保護成為文化主體的自我選擇,增強文化保護的廣度和深度,這是從文化建設方面的意義。
貴州文化產業不僅要關注各種產業要素,更重要的是建立相關文化群體歸屬感和認同感,雖然今天無法通過簡單復制傳統文化來重建文化認同,但是我覺得這種由集體記憶傳承的貴州精神應該是貴州主體文化的根基,也是在新的社會文化環境當中發展貴州文化產業的可能,應加強地域文化研究,提煉優秀文化傳統,通過宣傳教育,成為全省干部群眾認同的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心,逐步形成地域文化特質,來凝練具有歷史底蘊和時代感的貴州精神。對外有一種對外提升地域文化形象的作用,地域文化現象已成為地方文化標識,地方文化現象塑造和傳播,也成為提升地方綜合競爭力的力氣。
貴州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改變既有的印象,建立新的文化意象,留給人們更多文化想象空間,通過整理貴州的文化資源,挖掘其中的積極因素,凝練正面健康的貴州地域文化形象,矯正現有的負面地域意象,改變外界對貴州的成長偏見,是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
貴州文化源遠流長,同時也是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國新思想的搖籃,這里有古老文化和現代創意的融合,有新和舊的相互激蕩,可以使文化傳承和文明創新互為因果,也可以使人文精神、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有機結合,完全可以樹立貴州國際文化創意地區的新形象。堅持黔文化多元特質,將體現我們文化自信心,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強文化自覺,在自身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發展。貴州文化形象構建,可進一步豐富多彩貴州品牌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貴州文化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得到廣泛推廣,避免遭受在國際文化貿易當中的文化折扣現象,實現貴州文化認同和理解。
助讀鏈接
關于報告的標題
報告標題明確為“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斗”。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雖然下半年才召開黨的十八大,但今后五年我們都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因此考慮報告稿要旗幟鮮明地亮明態度,指出未來五年的重要指導就是黨的十八大精神;二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2005年春節視察貴州和2010年8月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有志氣、有信心,努力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三是全面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文件精神,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兩步走”的戰略步驟,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后發趕超之路。
關于走后發趕超之路
報告稿簡要分析了當前我省所處的歷史階段和面臨的良好機遇,概括提出后發趕超之路是一條從現階段貴州實際出發,全面、協調、可持續、惠民生、促和諧的科學發展之路,并從具體內涵上指出:貴州的后發趕超之路,是一條追趕全國“三化”步伐,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廣泛匯聚發展要素,充分運用一切先進發展成果,促進經濟加速跨越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道路;是一條面對更加強化的市場約束和更加剛性的環境約束,面臨既要“趕”又要“轉”的雙重壓力、雙重任務,破解資源環境制約、實現循環利用,做到既提速又轉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道路;是一條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幸福指數的道路。
關鍵詞解讀
【后發趕超】
——今后五年,我們要把推進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的目標任務轉化為全省上下的發展規劃、政策措施、具體項目和實際行動,逐步縮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與全國的差距,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堅實基礎。
【“三化”同步】
——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推進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打造產業園區,充分發揮工業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堅持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旅游大省、旅游強省,盡快壯大我省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堅持走山區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為工業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發展條件,把更多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規模推進種植業、養殖業結構調整,大幅度提高經濟作物、畜牧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加快構建符合喀斯特地區實際和適應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要求的山地現代農業體系。
【資源優勢陷阱】
——貴州資源豐富,但畢竟有限;生態景象良好,但生態基礎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資源環境制約難題。要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科學的開發觀,努力做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切實擺脫“資源路徑依賴”,避免掉進“資源優勢陷阱”。
【開放】
——我省是典型的內陸山區省份,開放帶來的活力在某種意義上比改革帶來的活力還要大。開放,不僅是對外開放,還要對內開放。對外開放主要是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大力吸引省外國外投資,引進先進的市場理念和管理辦法;對內開放主要是消除行政性壁壘,消除地區市場封鎖,鼓勵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企業優勝劣汰。
【精神高地】
——有精神才會有力量。唯有“干”字當頭,才能改變面貌;唯有拼搏奮進,才能后發趕超;唯有構筑“精神高地”,才能沖出“經濟洼地”。構筑“精神高地”,首先需要有能凝聚人心的核心價值、能引領人生的理想坐標、能啟迪心靈的精神生活。
【第一民生工程】
——扶貧開發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要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新思路,大力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發展規劃,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優勢產業、人口素質的提升,大幅度減少貧困人口。
寄語黨代會
機關工作人員 劉曉舜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是指導貴州未來五年發展的振奮人心的綱領性文件,對其中提到的五個翻番印象尤其深刻,那必須是建立在全省人民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轉變,各行各業提速、苦干實干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一個目標。這個目標無異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這就是我們強大的政策和精神指導。
銅仁市委副秘書長 楊俊
報告總結五年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客觀實際,對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栗戰書書記在報告中說“貧困,不是貴州永久的標簽,無奈,更不是貴州人的本質常態”,聽后非常激動,對于貧困地區工作的干部深受教育,提升了貴州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一定按照報告中要求的轉變作風,抓好本職工作,為全省全市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貴陽中醫學院教師 龍江宏
報告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尤其對報告中說到的幾個奮戰五年,聽后備受鼓舞。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把這種奮戰精神化為自己工作中的動力,要有不屈不撓的革命斗志精神,要有發憤圖強、后來居上的志氣,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挫折妥協,以昂揚向上的姿態不斷前進,為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