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農技夜校開到農民家門口
晚上7點,天柱縣紅衛村村委會的辦公樓里燈火通明,本來應該在家休息的60多名農民聚在一間房子里,拿起筆,學習起了農技知識。原來,這是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將“農技夜校”開到了農民的家門口。
紅衛村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村,沒有產業作為支撐,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3070元。最近幾年,村里開始發展烤煙等特色產業,產業優勢逐漸凸顯。這些天,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的農技老師黃剛帶著自己學到的知識,來到村里開辦了“農技夜校”蔬菜園藝工培訓班,村民們踴躍報名,積極參加蔬菜園藝工培訓班學習。教室里坐著的60多名學員中,年紀大的學員有五六十歲,年齡小的只有十六七歲。
課堂上,授課教師從蔬菜、辣椒、太子參、草莓、藍莓等作物的良種選擇、用肥、用藥、播種和管理等方面,為村民耐心地講解。學習過程中,村民們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并認真記錄要點,還不時提出有關作物田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老師也耐心細致地為他們做出解答。
據了解,此次農技培訓,是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在紅衛村實施的陽光工程,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勞動技能、增加農民收入。此次培訓為期7天,授課時間為晚上七點到九點。為了好好把握這次學習機會,多學到點知識,不少村民打著手電筒來學習,也有村民是騎著摩托車從幾公里外的寨子趕來的。
授課教師黃剛告訴記者:這次培訓,他感覺紅衛村農民的學習積極性相當高,而且他們做筆記很認真,很認真聽我講課,他感到很高興。黃剛表示,愿意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了解到信息傳播給他們,讓大家能夠致富。
村民學員吳熙民說,黃老師講的課,他能夠聽懂百分之六七十,他已經將老師所講的都記在了筆記本上,以后在實踐中再慢慢領會和摸索。
社學鄉紅衛村村支書楊明權在采訪中告訴筆者:縣里面已經將社學鄉列為工業園區,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和縣城的不斷擴容,紅衛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縣城郊區,發展蔬菜產業也將成為村里面的一項支柱產業。這一次,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到村里面開辦“農技夜校”,對村民培訓蔬菜園藝工知識和技術,大家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這將為該村帶來一個很大的機遇。
這次舉辦的農民夜校,為廣大農民提供了一個學知識、學技術的大好平臺,紅衛村的60多名農民通過“農技夜校”學到了蔬菜園藝工技術,為村里的產業結構調整奠定堅實基礎。(周榮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