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吳育瑞) 7月6日,《中國文化報》圖文推出
這座古民居中,建筑規模宏大,布局考究。它們多坐北朝南,書閣,廂房,樓臺歇屋,天井花園,一應俱全。這里的木雕、石雕、建筑藝術讓建筑學專家、學者驚嘆。一位苗侗族建筑學專家說,這里木雕工藝的水平精妙絕倫,與有“千古第一村”之美譽的江西省樂安流坑村的雕刻藝術相比不會遜色,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筑文化精品。前來考察的部分建筑學家和民俗法學家一到加池民俗文化村,就被這里精美的建筑藝術和深邃的契約文書所吸引。
從加池至今保留具有社會、人類、民族法等學術價值的大量民間契約和一座大宅院看來,以木植為中心的社會經濟活動改變著村寨和人群的關系。這次《中國文化報》在文化遺產專刊的強力推介,加池這個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村已成為外人關注的焦點。
(編輯:姜秀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