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護區于1982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跨
雷公山保護區自成立25年來,實現森林覆蓋率年增長量1.33個百分點。據最新的二調和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成果顯示,與1985年相比,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覆蓋率、動植物資源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林業用地面積從43500公頃,增加到44712公頃;有林地面積從28199公頃,增加到42348公頃,增加14149公頃;灌木林地從592公頃增加到1746公頃;疏林地變為有林地從3017公頃,減少到115公頃;宜林荒山荒地從10287公頃,減少到468公頃;森林覆蓋率從60.87%增加到88.76%,增加27.89個百分點,年均增長1.33個百分點;活立木總蓄積從300.78立方增加到345.47萬立方。區內共有各種生物608科5084種。其中:動物280科239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1種,貴州新記錄201種,中國新記錄20種,3個新屬,160個新種,特有164種。高等植物378科2582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32種,省級重點保護21種,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74種,貴州新記錄34種,雷公山特有種10種。大型菌物有50科263種。動物種由原來的547種增加到2239種,增加1692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