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臺江縣縣委、政府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針對接待農戶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接待能力低和經濟效益不明顯等情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實現農家樂從單向的農戶旅游接待向專業日常接待轉變。
該縣在搞好原先有接待能力農戶的統計和認真分析市場行情的基礎上,鼓勵農戶和餐飲經營個體戶因地制宜,利用農家樂品牌和山水風光優勢,擴大規模,投資開辦特色飯店。為搞活農家樂接待, 縣里制定了積極扶持政策,不定期組織經貿、旅游、招商、文化、衛生、國土、建設、金融等部門主動上門搞好資金投資、用地建房和經營許可證辦理等服務。
一年多來,共協調解決投資資金243萬元、建房用地8宗、規劃建設12次、民事糾紛3起,開展農家樂培訓5次,減免各種稅費征收10萬多元。目前,該縣實行專業接待有24家,從業人員216人,主要分布在施洞鎮、臺江縣城和臺拱鎮一帶,其中施洞鎮借助清水江風光搞水上船舶餐廳接待為主,臺江縣城以65號高速公路和320國道交通優勢打造特色賓館為主,臺拱鎮以生態植被保存完好開設休閑山莊為主。各特色飯店在沿用農家樂菜肴接待的同時,加大了硬軟件環境建設的投入,提高了接待能力,深受廣大群眾和海內外游客青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據統計,2007年共接待14萬人次,接待經濟收入達500多萬元。
施洞鎮白子坪村張明高去年在清水江八埂灘下游搞水上船舶餐廳接待,生意紅火,姊妹節、龍舟節等民族節日,更是應接不暇,第一年就純賺了4萬多元。同時發展水上畜禽養殖,從凱里、鎮遠縣等地購進雜交鴨、鵝和本地雞等100多只飼養,畜禽養殖收入也達3000多元。張明高一年就撈回了8000元成本,還清了1萬元元的銀行債務,同時給兩個女兒訂制了兩套2萬多元的苗族銀衣服和兒子買上了電腦和摩托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