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來由于美元兌全球貨幣全線下跌而小幅走高的人民幣匯率昨日來了個大反轉。昨日央行意外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調50個基點至1美元兌6.8285人民幣,為近兩月以來單日匯率中間價最大幅度的調整。而在即期外匯市場,昨日收盤時人民幣匯率已跌至6.8325,為近一個月來首次重返6.83區域。
對于昨日央行的意外舉動,市場普遍認為是由于美元上周在國際市場上遭遇的拋售潮,人民幣匯率在短期之內得到支持,降低人民幣中間價旨在“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交易員預計人民幣匯率未來數日將繼續窄幅波動,短期內不會出現人民幣持續貶值的趨勢。
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突然調高
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昨日被央行定在非常高的水平,為人民幣6.8285元,高于25日的人民幣6.8235元,而至收盤時即時詢價人民幣匯率更是跌至6.8325。
對于昨日人民幣匯率的突然變動交易員們稱,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受到了真實資本流的支撐。但交易員們預計,人民幣匯率未來數日將繼續窄幅波動,原因是中國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意圖依然沒有改變。
銀行交易員稱,由于銀行和企業通常會出于調整資產負債表的需要而在月底買入美元,因此他認為中間價升高是受到了實際需求的推動。交易員們還表示,中間價上升也受到了有關歐元將在近期回調預期的影響。
另一家外資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員稱,在中國市場周四開始的公共假日期間,歐元料將進一步下挫,美元或將走高。歐元兌美元跌至1.3931美元,25日尾盤報1.3983美元。中國外匯市場將在周四至周日期間因端午節休市。
人民幣沒有貶值壓力
一家國有大行交易員表示,由于上周國際市場投資者處于對美國主權債務評級或遭下調的擔憂,引發了市場美元拋售潮,美元對各主要貨幣持續下挫,人民幣匯率獲得支持。預計人民幣對美元總體將保持區間波動,而在短線內存在小幅上升的壓力。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記者表示,央行此舉的確有一定“修正”匯率水平的意圖。郭田勇認為,央行做出這一調整可能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參考一籃子匯率,而不僅僅看美元的單邊貶值;二則是出于目前國內經濟的需要,人民幣也不可能完全盯住美元。
“此前有輿論認為,人民幣貶值將是拯救外貿的最后一步棋,目前美元持續走弱導致人民幣持續堅挺的情況下,不排除央行通過穩定匯率來做調整的可能。但從長期而言這種調整不可能是常態。”一家股份行外匯業務部門人士對記者表示。
渣打在香港的匯率分析師DavidMa亦對記者表示,其認為中國央行當日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上調50基點是“在一定區域內的穩定調整”,但短期內不會出現人民幣持續貶值的趨勢。
“從市場的角度而言,央行此次將中間價上調50個基點可能僅是一種姿態,因為無論是國內官方牌價還是海外遠期價格數個月以來一直維持人民幣升值的態勢。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人民幣亦沒有貶值的壓力存在。”前述股份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由于美元持續走弱和中國經濟復蘇前景相對明朗,海外市場1年期人民幣對美元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價格已經連續5日走高,25日盤中一度創下9個月來的新高,尾盤報人民幣6.6850至6.6910。
本報記者羅克關
鏈接
美元走低引發亞洲央行集體干預
美元的下跌引來了亞洲幾家央行的干預,它們擔心美元走軟可能會進一步打擊本國出口。
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外匯策略師貝內特指出,為了抵御美元的下跌,韓國、泰國、新加坡和印度央行據信最近幾周都在賣出本幣,買進美元。
許多亞洲經濟體都嚴重依賴于出口,歐美需求的下降讓它們深受其害。隨著美元兌亞洲貨幣的下跌,亞洲出口產品將變得更加昂貴,可能會進一步拖累出口。值得注意的是,特別容易受到美元走軟沖擊的日本這次卻不在買進美元的央行之列。
美元的走軟也可能會妨礙歐洲經濟,尤其是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的復蘇。由于投資者尋找安全的投資品種,美元去年出現了大幅上漲,但隨著投資者看到亞洲等地恢復經濟增長,這種走勢已開始逆轉。各國央行希望能在本幣升值破壞經濟復蘇之前減緩其上升勢頭。
巴克萊銀行駐新加坡新興亞洲研究部負責人雷德沃德(PeterRedward)說,對亞洲一些出口型的經濟體來說,美元疲軟不是目前的主要問題,因為出口主要是由需求驅動的。但他說,對于央行而言,它們依然擔心經濟尚未脫離險境,因此現階段寧可更加謹慎一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