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銀行股開盤后即大面積下跌,當日收盤銀行股整體跌幅超過4%,受銀行股拖累,上證指數大跌2.82%。銀監會27日發布新規 理財產品被綁“緊箍咒”
27日下午,銀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理財業務投資運作,防范化解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受此消息影響,今日銀行股大面積下跌。
通知指出,商業銀行應當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總額,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理財產品是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過去兩個季度以來的經濟周期性復蘇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在短期內缺乏其他創新融資渠道的情況下,上述規定或將限制影子銀行資產擴充能力。
銀行業7.1萬億元理財資金有望加上風險“防火墻”
此外,通知還指出,理財產品投資非標債權資產必須做到“一一對應”,如果銀行不能實現“一一對應”要求,將不再允許其新增非標債權資產業務。
據銀監會數據,2012年末全國銀行業存續理財產品賬面余額7.1萬億。分析人士認為,銀行業高達7.1萬億元理財資金有望加上一道風險“防火墻”。
未來,理財業務將單獨建賬進行充分信息披露,這有利于銀行理財業務嚴格規范運作,賣者有責、買者自負也有利于長期風險的釋放。
影子銀行已有償還風險倒逼監管新規出臺
中小銀行受銀監會理財產品監管新規打擊較大
證監會主席、中國銀行原董事長肖鋼近期曾表示,影子銀行有其客觀存在的必然性,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結果,但也是系統性風險的隱患。
理財產品“發新償舊”被指是龐氏騙局
實體經濟的需求催生影子銀行在中國出現,其中房地產融資、地方融資平臺發展基礎設施融資、民營企業融資,這是回避不了的真實市場需求。過去五年,理財產品也從僅僅幾百種迅速增長為超過2萬種。
目前銀行發行的“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產品,由于期限錯配,要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肖剛曾表示,這本質上是“龐氏騙局”。
肖剛稱,中國的影子銀行部門已經成為未來幾年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潛在來源。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理財產品的質量和透明度。
在普遍采用的“資金池-資產池”模式下,如果理財產品的壞賬率超過一定限度,其危機會傳遞,這樣銀行要么另外給企業放一筆貸款,換掉理財資金,要么就面臨理財資金無法兌付,帶來巨大的聲譽風險。
理財監管新規將使理財業務增速放緩
正是因為影子銀行在個別地區、個別項目上已經有了償還的風險,所以此次銀監會出臺新規加強規范和管理。
此次監管新規對非標準化債權的理財投資進行限制和清理將使得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這兩類近年來占社會融資總量平均約17%的銀行表外業務增長放緩,從而影響社會總的資金供給。
可以預計上述規定將對較為依賴這一融資渠道的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未來可能會面臨融資困難。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理財新規效果還有待觀察
五大銀行去年日賺超21億 業績增速大幅下滑
銀監會出臺監管政策的目的其在于鼓勵銀行理財業務實現低資本運作,從而推動其業務轉型。但監管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監管與創新的循環永不停止。
銀監會向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頒布多項新規
27日銀監會頒布新規,要求加緊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監管。28日又有媒體報道稱,銀監會已經正式向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確發出多項具體指示,要求嚴格限制向負債過重的地方政府發放貸款,并且規避“影子銀行”關聯業務風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雖然最近銀監會頻頻下文加強監管,但中投證券認為,近年監管當局與金融機構的監管與逃避監管來看,總結出的結論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預計金融機構很可能轉而發展資產證券化產品。監管僅僅是一個開始,監管與創新的循環永不停止。
結語:2011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說銀行利潤太高了,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這句話成為當年最流行語錄之一。但到了2013年,隨著監管的加強,未來銀行的好日子可能會過去,必須通過改革創新來提高效率、提升服務進行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