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通訊員 侯天智)“家家有池,戶戶用氣”,這是雷山縣丹江鎮烏東村出現的新景象。目前,烏東村的沼氣建設已形成了種養鏈條,激活了生態產業,為貧困地區提供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兩年前的烏東村,還是一個生態破壞嚴重、旱澇災害頻繁、農業結構單一的貧困村。2006年8月,該村被定為國家第一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后,該縣結合烏東村情。經過仔細調查研究,決定以沼氣建設為切入點,以此改善生態,帶動種植、養殖,從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在此后3年的時間里,該村共建成沼氣池85口,建池農戶達94.6%。建池以后,該村又掀起了改廁、改廚、改欄、改水、改浴的熱潮,使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根本的改善,村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高漲。今年該村村民養豬達到近千頭。同時,村里還實行稻菜連種,大力發展特色蔬菜、茶葉、折耳根、水苔種植,使農業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也由上年的1800多元達到2132元。
今年,雷山縣人民政府和涉農部門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引導烏東村種植冷涼蔬菜等特色蔬菜200余畝,茶葉484畝,折耳根130畝,水苔32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