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丁光橋 通訊員 侯天智)近年來,雷山縣從縣情出發,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為農民尋求增收致富的渠道。把科技、企業、協會、市場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農民增收的“四大引擎”,帶動8萬農民創業致富。
該縣以“科技興農”為契機,以提高農業科技含量重點,以帶動農民增收為中心工作。培訓農民1.8萬人,推廣新技術10多項,將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提高到48%以上。積極為農戶牽針引線,使得縣內外10余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與近300戶農民定下了“娃娃親”,企業紛紛把農業生產基地當作自己的“第一車間”,并為基地農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實現農企共贏。該縣還通過政府引導幫扶、農民自愿參與的方式,建立農業合作協會近50家,各協會成員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和資金互助,使協會成為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避風港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茶葉、天麻、山野菜等優勢產品包裝和品牌認證上大做文章。
通過“四大引擎”的帶動,全縣建成茶葉基地4萬畝、優質天麻基地5000畝、山野菜2.3萬畝等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涉及全縣各村寨,受惠農民近8萬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