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12日,蔣雨航成為上海消防特勤支隊彭浦中隊一名武警戰(zhàn)士。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2008年6月13日,北京奧運火炬?zhèn)鬟f活動在貴州省凱里市舉行(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2009年5月7日,蔣雨航(前左)在搜救工作中。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2009年5月7日,參加完搜救的蔣雨航(前)累得滿頭大汗。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圖為蔣雨航的母親龍金玉(左一)看著自己的兒子(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2009年5月7日,蔣雨航(左)在搜救工作中。新華社發(fā)(趙昀、江宏景報道) 2008年5月17日17時12分,在被壓在廢墟下近125小時后,20歲的小伙子蔣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災(zāi)區(qū)映秀鎮(zhèn)被上海消防特警救出生還。2008年6月13日,蔣雨航在家鄉(xiāng)貴州
凱里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加火炬?zhèn)鬟f。
2008年12月12日,蔣雨航和從貴州來滬報到的消防新兵共90多人一起抵達(dá)上海,成為上海消防特勤支隊彭浦中隊一名武警戰(zhàn)士;這位特殊的新兵站在新兵隊列的第一位,胸牌上寫著001號。
2009年4月29日,經(jīng)過2個多月的消防課目學(xué)習(xí),蔣雨航被分配到上海消防特勤支隊彭浦中隊搶險班。
2009年5月2日,下連僅2天的蔣雨航第一次出警,當(dāng)天11點25分,彭浦中隊接到火警,位于寶山區(qū)的一戶居民住宅2樓突然起火。
2009年5月7日,在上海市廟行鎮(zhèn)一水閘附近,一男子落水失蹤,蔣雨航第一次參與救人的搜救行動……
這是汶川大地震幸存者蔣雨航一年來的大事記。
去年這個時候,來自貴州
黔東南凱里市的蔣雨航,大專畢業(yè)剛被分配到汶川縣高速公路管理處工作,長期居住單位在映電賓館租的房間里,春節(jié)也沒有回過老家。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兒子音訊皆無,蔣雨航的母親龍金玉心急如焚,就和其他親人從家鄉(xiāng)來到了成都。從成都乘出租車到都江堰,然后打了個“摩的”,一直坐到紫坪鋪大壩,這里大路斷了,無法通行機動車,她就徒步往山里趕。數(shù)十里山路,她連走帶爬地趕了十幾個小時。14時許,龍金玉終于趕到了映秀鎮(zhèn)。一進(jìn)鎮(zhèn)子,她就開始向兒子的住地奔跑。到了映電賓館,聽說廢墟下有生命跡象,而幸存者的名字竟是自己的兒子,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蔣雨航終于在被壓在廢墟下125小時后的5月17日17時12分,被上海消防特警黃江和周慶陽等武警官兵成功救出,得到重生。
成為一名消防戰(zhàn)士,這是蔣雨航的一個人生目標(biāo),他說:“在地震中,是消防官兵把我從黑暗中救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希望將更多的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他的愿望在2008年年底得到實現(xiàn),成了那支挽救自己生命的隊伍中的一員。2009年5月7日16時,一陣警鈴,消防人員迅速換上橘色制服,將救生衣、網(wǎng)鉤等裝備搬上搶險車,蔣雨航也在其中。這次出警是搜救打撈任務(wù):上海市廟行鎮(zhèn)一水閘附近,一男子落水失蹤。很快消防隊到達(dá)現(xiàn)場,但由于報警太遲,男子在河中已失蹤1個多小時。蔣雨航很快投入搜救工作之中,穿上了救生衣做好下水搜索的準(zhǔn)備。最后隊長決定使用特殊的工具“滾鉤”打撈,在一名老隊員的指揮下,蔣雨航擔(dān)當(dāng)起拉繩子的任務(wù)。約半小時后,落水男子被打撈上岸,但不幸身亡。蔣雨航和戰(zhàn)友們用雨布將遺體包起來,放到岸邊。蔣雨航表情凝重,處置中有那么兩三秒時間,蔣雨航輕輕地轉(zhuǎn)過頭。“搶險救援總會碰到這些事,也做過心理準(zhǔn)備,但是感覺沖擊力還是很大,我會想起汶川的事。”蔣雨航輕輕地說。汶川地震對蔣雨航而言,可能是他心中永遠(yuǎn)的痛。
蔣雨航所在的彭浦中隊是個優(yōu)秀的團(tuán)隊,蔣雨航說,“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優(yōu)秀士兵,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充滿信心!”他還表示,將在平凡的消防崗位上努力工作,以出色的成績,回報黨和人民,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