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李恒 通訊員侯天智) 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筆者來到位于貴州省雷山縣人們醫院路口的雷山縣金鼎龍酒樓。著裝整潔的員工們正忙碌地接待顧客,各種新鮮出爐的飯菜散發出陣陣香味。店主人楊女士原是下崗失業人員,經過10多年的打拼,終于有了今天的成績。
1993年10月——1997年底,楊萍女士曾在雷山縣供銷社開辦的雷山縣茶葉公司上班,直至1998年初,公司效益下滑,她也因此失去工作,雖然那時還沒有“下崗”這個詞,但她的的確確是失業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存問題成了當時最大的問題。1999年,在雷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她開始試著承包雷山縣武裝部招待所和武裝部門外的一個小賣部做點小生意。2003年,她又承包了雷山縣委迎賓樓,慢慢地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經驗。經過幾年的艱苦下來,楊萍認識到沒有一點技術專長、不搞點實業是不行的。2004年楊萍遠離愛人和孩子,到貴陽和重慶等地自費學習享調技術和參加省、州、縣享調技術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2006年10月,在親戚朋友和雷山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幫助下,她自籌和貸款資金180余萬元,建起了這家在雷山縣小有名氣的金鼎龍酒樓。
酒樓開業后,她高薪聘請了享調師傅嚴把質量關,自己卻扮演“學徒”的角色,從最基本的工作開始干起。并不斷的摸市場、搞調查,了解客戶的需求,做起適銷對路的特色菜譜。如今,她酒樓的菜譜以質量、品種、口味、服務贏得了顧客,打開了市場。
如今,她雖然沒有獲得省、州、縣的什么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但是,就是她這種敢創敢拼的精神,創出了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為雷山縣下崗職工創業致富打開了新的門路,成為雷山下崗創業致富的典模。
目前,她的酒樓生意紅火,年創收入50萬元左右。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還為雷山縣下崗人員和待業人員提供了20多個就業崗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