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懿 攝影報道)自己的店里收拾得干干凈凈,而門外的人行道綠化樹上卻掛滿了拖把掃帚……近段時間來,有網民反映情況說,目前凱里城區里有不少的沿街商店、居民這種只要店容卻不顧市容的做法,實在有損城市形象。
在韶山南路一家賣衣服的商店門前,人行道旁的樹上掛著兩把正在滴著臟水的拖把。該店一名男子說:“這是我們店的拖把,沒有地方放,洗完后就把它掛在了樹上,用的時候再拿來。”記者沿著韶山南路往大十字方向一路行走,不斷看到兩邊人行道、綠化帶上,掛拖把的、曬抹布的、甚至還有各樣的垃圾也拋在上面。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就在這個路段的一棵樹上,竟然掛有4只拖把。
近年來,凱里開展一系列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通過強化城市文明來加強城市管理。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凱里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行道上一排排的綠化樹高的粗的,濃的疏的,各有各的風格,遠遠望去,好一條林蔭大道,到樹蔭下乘涼是最愜意不過了。
但想不到的是有些店前的樹木雖然被綠化部門用欄桿圍住,拖把還是照樣掛在樹上,有些餐館門前的樹坑里污漬斑斑,散發著異味。一些樹木下還成了收費舊的攤點,他們把收來的廢品亂七八糟地堆在樹坑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番景象:在州林汽附近的一些店鋪門前,幾株軀干挺拔的樹被人打進了一排鐵釘,上面掛著數件衣服和一些編織袋。還有的店鋪門前,市民干脆拿出吊床在樹底下乘涼,著實讓樹木“累”彎了腰!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中,這樣不文明的現象顯得格外扎眼。為了愛護身邊的樹木,提升自身素質,也讓城市變得更加文明,我們應該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用文明行為積極響應并且投身到創文的工作中,為凱里市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