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偈浡夫婦的養雞廠)
(楊偈浡夫婦在勞動中)
(楊偈浡和齊會)
本港訊(實習記者 廖強 攝影報道) 楊偈浡(男),齊會(女)是一對年輕的80后夫婦,兩人都畢業于河北金融學院。畢業后幾經輾轉,前往上海發展,楊偈浡進入了一家德國的外資企業,而齊會也通過了司法考試,前景可謂一片光明。可是,正在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兩人確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楊偈浡的家鄉——三穗縣八弓鎮吉洞村辦起了養雞廠。親戚朋友都不理解,可他們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男人,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楊偈浡是貴州三穗縣人,剛上大學時,他的理想是從政,可是一次打工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大二的時候,為了增加社會經驗,鍛煉自己的能力,楊偈浡在外當了3個月的業務員,正是這三個月的經歷,讓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立志要成為一名商人。“男人,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是努力把我要變成我有。”在談話過程中,他這樣說道。
5000元培訓三天,家人以為他誤入了傳銷組織
為了自己的理想,他畢業后自費5000元前往大連參加了三天的人格培訓。當時家人十分的不理解,甚至以為他是誤入了傳銷組織,可是他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改變自己好面子的習慣,另一方面為了培養與人交流的能力。
“我們的培訓課程非常的嚴苛,我記得當時為了鍛煉我們與人交流的能力和膽量,教官讓我們到街上去向陌生異性索求擁抱,我在完成任務的時候被人當成流氓,差點被送到派出所。還有一次,教官讓我們假扮成乞丐上街乞討,我就把自己的衣服剪爛,然后全身弄的臟兮兮的去了。當時在街上被人家吐口水、辱罵,說我那么年輕怎么能上街做乞丐,可是我忍下來了。從那以后,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再難倒我了。”
通過這三天的培訓,楊偈浡整個人煥然一新,而且也更堅定了他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想法。
三個月的時間,我簽了500萬的單子
2006年4月,結束培訓的楊偈浡,在愛人齊會的提議下,只身一人前往上海,當時身上只有350元,怎樣在上海生存下來就成了他面前最嚴重的問題。想做老板,就先得從業務員做起,楊偈浡深知這一點,到達上海之后,他立刻投身于各大招聘會,因為自身良好的職業素養,很快他就被一家建材公司看中,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業務員生活。
剛開始的時候,楊偈浡的工作也不是很順利,可是憑借自身優秀的能力和堅定的信念,在工作第80天的時候,他簽下了自己的第一筆60萬大單子。從此之后,他的工作越來越順,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拿下了500萬的單子,也順利的當上了公司的業務經理。可是他并不滿足于現狀,當他覺得現在的公司已經不能在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以后,他果斷的離開這家公司,另謀出路。由于有了固定的客戶源,這次他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一家名列世界500強的德國外資企業,事業算是又上了一個臺階。
按理說,楊偈浡已經擁有了同齡人希望的一切,可是他自己確不這樣想,他始終記得自己的理想,要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于是,在和愛人齊會進行了多方的調查以后,兩人一起回到貴州發展養殖業。
做生意,有時女人比男人更理性
在采訪的過程中,楊偈浡的妻子齊會顯得很含蓄,默默的陪在自己丈夫的身邊,可是這個女人的本事一點也不比楊偈浡差。
齊會是河北省石家莊人,法律專業的她,大學畢業后不久,便通過了司法考試。可是,為了自己和愛人的事業,她并沒有從事律師這個人人羨慕的職業,而是投入了對會計的學習,并且參加了注冊會計師的考試,現在已經通過了其中兩門。
“相比法律,我更喜歡金融、數字方面的東西,它們能讓我非常的理性,而做生意就應該非常的理性,只有數字是最理性的東西,一切的策略都要通過數字的檢測,才能得出正確與否,就好比成本的控制,許多人養雞,每個月光花在防疫藥物上的經費都是幾百塊,可通過我的計算,我們第一批雞花在這上面的費用一共才有一百多,可是這并沒有影響我們雞的存活率,而效益就從這里來了,男人做生意有時會意氣用事,這時妻子就成為了他旁邊最重要的警示鐘,所以我必須時刻保持理性。我和我老公的分工也很明確,他負責業務和人際交往方面的部分,而我就負責專業性比較強的部分。我們都是喜好自由的人,所以才會選擇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最終一定會成功的。”齊會在接受我們采訪時,這樣說道。
我們要有自己的事業,養雞只是第一步
回到貴州后,夫妻兩人首先在鎮遠洋平黃蓮鎮辦起了自己的養殖廠。當時養了5000只雞,由于在辦廠之前,兩人對養殖技術、成本控制和銷售方式都下足了功夫進行研究。夫婦兩人第一批肉雞的存活率居然高達97.98%,并且順利的銷售一空,賺到了夫妻兩人辦廠后的第一桶金。有了一定的經驗以后,為了擴大規模,兩人于09年5月回到了楊偈浡的家鄉貴州省三穗縣八弓鎮吉洞村,現在兩人的養殖廠已經基本建成,養殖廠占地3.38畝,初步估計可容納20000只肉雞。
“我是一個有野心的人,養雞廠并不是我們的最后一步,而是我們創業的第一步。”在記者即將結束采訪時,楊偈浡信心滿滿的告訴記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