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驥)近日,記者從黔東南州廣播電視局獲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努力實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和《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關于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目標(簡稱“2131”工程),在充分考慮到我州農村的實際情況后,黔東南州廣播電視局創(chuàng)新思維,欲推出“民族語言”電影,真正把“2131”工程開展成為農民喜愛的工程。
黔東南州廣播電視局局長袁剛告訴記者,我州農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近年來,農村年輕剩余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剩下的多為“386199”(38為婦女,61為兒童,99為老人),其中,婦女和老人幾乎沒有多少文化,有的甚至聽不懂一句漢語,看不懂電影,看電影缺乏熱情。但有一次,該局在某苗族村播放一部譯成苗語的抗戰(zhàn)影片,村民們看見影片中的人物說的都是苗語,當他們看見毛主席用苗語說話時,激動的說,“毛主席收俄社噶呢喲!乃諾達西喲!”(意思是:毛主席會說苗話了!大家快來看喲!)一傳十,十傳百,當晚,放映現(xiàn)場座無虛席,影片在當?shù)胤错憦娏摇?/P>
黔東南州是個少數(shù)民族聚集的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總數(shù)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民族語言電影在農村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州廣播電視局局長袁剛告訴記者,目前,州廣播電視局已經成立了民族語言譯制中心,州廣播電視局將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精神文化等各類影片的譯制,把更多、更好的影片送到廣大農村,確實做好“2131”工程。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