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日報消息 “杉鄉”錦屏在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配套建立林業要素市場管理中心,讓木材交易陽光運行,促進林企做大做強,確保林農得到實惠。有識之士認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林木采伐權進行公開拍賣,使林農直接與市場對接,提高了林木交易價格,增加了林農收益,對于調動廣大林農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和促進林企長足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日前,錦屏對22429.23立方米商品木材進行拍賣,敲響了林改后林木采伐權拍賣第一槌,第1批16061立方米商品材中有9636.6立方米成交,成交金額500多萬元,林農增收38.5萬余元。
在當天的拍賣中,共有來自黔東南州的7家木材企業和100余名林農經過激烈的競價,9636.6立方米林木的采伐權各歸其主,最終競拍總成交價501.2萬元,拍賣成交價格每立方米平均凈增值40元。
新化鄉林農黃炳成高興地說:“通過拍賣會,使我們的林木高價賣出了。我原來想賣,木材商只給5.8萬元,現在通過拍賣會幫我賣得7萬元,太讓人高興了。”而啟蒙鎮林農李洪飛則告訴筆者,他家的林木地處偏僻,遠離公路,以前有木材賣都賣不出去,如今通過拍賣會,讓老板們競拍,他那片四五十畝的林木賣得5萬元。
安徽省木材老板錢之福上網查看木材銷售信息,得知錦屏縣將公開拍賣2萬多方木材后,第一時間趕到競拍現場。他經過認真充分的對比,最終以一立方米480元的價格拍得新化鄉新化所村林農沈如源共計280立方米的一宗林地的采伐權。拍賣會后他高興地說:“拍賣會陽光操作、公平公正,我高興,林農也開心。”
“林改過后,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通過拍賣將林農成熟的林木公開競價,使林農得實惠,林企能做強。”錦屏縣政府一位領導如是說。拍賣會讓客商也省了不少的麻煩。錦屏縣勝利木業公司經理告訴筆者,他們要購買活立木的時候,要到鄉下找到林農訂協議,然后還要通過村委和林業站蓋章,加上個人的林權證、身份證等等一些繁瑣手續,往往要排很久隊,才能拿到林木采伐權。現在通過參加拍賣,就能拿到采伐權,給企業帶來很多的方便,減少了很多費用。
(吳育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