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張柯爾 記者 劉仙)8月2日,在外逃公安部A級通緝犯潘年友在江蘇被抓獲,并與8月6日押解到凱里。他的落網,讓為之奮戰了12年的黔東南警方舒了一口氣。8月7日,記者趕到三穗縣,警方辦案人員聚集一堂講述了12年來抓獲潘年友的不平凡的經歷。
同伙報信,潘年友漏網
1996年10月,在本案中的受害婦女楊某某到三穗縣公安局舉報,稱其被別人以外出打工為名,騙到廣東,結果被強迫賣淫,后不堪凌辱,逃出虎口。警方覺得事關重大,決定立案受理。
不久,一名叫石昌華的犯罪嫌疑人落網,通過他,警方了解到,上述案件是一個拐賣婦女,并強迫婦女賣淫的犯罪團伙所為,80余名婦女受害,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1997年初,在掌握了該團伙大量證據的基礎上,我省警方組織抓捕組趕赴廣東徐聞等地,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展開了突襲性抓捕行動。
很快,潘年梅、楊通友、羅林等一批重要案犯相繼。在審訊中,潘年梅供出了弟弟潘年友。但是,警方前去抓捕潘年友時,竟是人去樓空。
后警方查實,羅林在被捕時向潘年友等同伙傳遞了警方對該團伙實施抓捕的信息。潘年友和其他5名犯罪嫌疑人獲知信息,逃之夭夭,一逃就是12年。
據悉,潘年友不是本案件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目前,仍然5名同案犯在逃,不過,他們在本案中的地位和作用遠遠比不過潘年友。
“湛江行動”也沒網住潘年友
潘年友逃跑后,警方從來沒有放棄過追捕。2000年,警方派出力量奔赴各地,抓捕三穗籍在逃人員,其中包括重要案犯潘年友。
當時通過排查,警方獲知潘年友藏身于湛江,靠打零工度日。于是,組織力量成立了抓捕組,在湛江警方的配合之下,拉開了“湛江行動”。
“湛江行動”持續了3個月時間,追捕組民警的足跡遍及湛江大街小巷以及各縣市鄉鎮,但是,由于潘年友隱藏得太深,警方始終沒有其確切的藏身位置,行動最終宣告失敗。
通過這次行動警方發現,這個潘年友非常狡猾,他無固定住所,無聯系方式,一般情況都是他主動聯系朋友,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將其抓捕歸案,確實有難度。
神秘電話暴露行蹤
2009年5月份,距離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潘年友的行蹤再次被警方發現。
5月9日,潘年友的家人接到了一個神秘電話。該電話不是潘年友打來的,但是,警方通過該電話拔開了迷霧,找到了新的希望。
圍繞電話這一線索,警方很快發現潘年友奔逃到了浙江紹興。警方分析認為,潘年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的轉移,說明他在湛江已經呆不住了。
由此警方聯想到之前已掌握的一個情況:潘年友有兩個姐姐分別出嫁在江蘇和浙江,他到了兩省份,肯定要與兩位姐姐聯絡。于是,警方在潘年友兩位姐姐家附近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潘年友鉆進來。
8月1日,有兩男一女出現在江蘇省東臺市唐洋鎮安健村潘年友的姐姐家。警方分析認為,潘年友應該就在其中。
戰機稍縱即逝,不能坐以視之,三穗警方立即與東臺警方聯系。東臺警方展開突襲行動,于是8月2日一舉將潘年友抓獲。
警方在潘年友身上搜出了一張很逼真的第二代身份證。該證顯示,其姓名叫潘金毛,家庭住址在鎮遠縣驚保愛禾村下鎬咬組。事后潘年友交代說,該證是今年在東莞辦的假證。目前,關于此證的真實性警方正在核查中。
眉毛和眼睛助警方識別身份
由于上述身份證的存在,加之相貌較之1997年,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所以,潘年友不肯交代自己就是A級逃犯潘年友。東臺警方擔心弄錯,立即通過網絡將潘年友被捕后的照片傳給三穗縣警方辨認。
三穗刑偵大隊負責人楊章文拿著照片認真作了比對。最后他發現,盡管兩張照片差異極大,但眉毛和眼睛變化不是很明顯。“就是他了!”楊章文很有把握地說。
這時,潘年友出嫁在東臺的姐姐也站出來證實說,被抓捕的就是警方苦尋的犯罪嫌疑人潘年友。
“我看到了公安部發布的通緝令,當時我就想,你們肯定抓不了我,因為通緝令上的照片與我現在的樣子相差太大了,再說,我經常換地方打工。真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就被你們給抓住了。”潘年友說。
“本打算2010年春節后就去自首!”
潘年友交代說,在躲過1997年那場抓捕之后,他先到東莞務工,后來又到了深圳以及廣州白云區。但是,這些地方都不好呆,他最后來到了湛江。在湛江,他先是在一家冷凍廠上班,但還是覺得不安全,就去打零工。后來,認識了兩個老板,被安排在各工地開升降機。因為有依靠,他在湛江呆了7年時間。
2008年,湛江重拳打擊違法犯罪,潘年友擔心被捉,遂離開湛江,來到浙江紹興。在紹興,他想到自首,但因當年是奧運年,擔心自首會獲重罪被擊斃,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公安部的通緝令下發后,他看到通緝令上的照片與他現在的樣子相差很大,認為警方很難把他從茫茫人海中挖出來,他心存僥幸心里,也沒有去自首。“當時我就想,等把2010年的春節過了,我再去自首!”潘年友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