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黃桂花)8月23日晚,我州選送的民族民間舞蹈《摔》將在貴州電視臺演播大廳亮相中天城投杯2009“多彩貴州”舞蹈大賽民族民間類別決賽。
在對《摔》的編導多彩貴州旅游形象大使楊國祥和他的演員們進行了深入的采訪后,記者深深地被這群侗家漢子大山一般的品格、江河一樣的豪邁給深深震撼。
“每個演員的腿上都有傷”
《摔》取材于黎平縣雙江鄉一帶的侗族摔跤活動,是一種集武術與娛樂為一體的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備受當地群眾愛好和推崇。演員全部是來自黎平縣雙江鄉四寨村的侗族農民兄弟。
“我們每個演員的腿上都有傷。”說這句話的時候,楊國祥的眼中含著淚水。
《摔》的排練場地是在四寨小學的水泥地籃球場上。炎熱的夏天,滾燙的水泥地面,常常燙得赤腳排練的演員們腳上起了水泡。雖說是排練,但來的可都是真格的,摔跤的動作,他們每天不知道要練習多少回。被摔的人,常常會被“毫不留情”地摔在堅硬的水泥地上,受傷,便是家常便飯。
“別人有空調,我們有風調”。這是盛夏酷暑天,演員們相互鼓勵的話。有條件的隊伍都在空調大廳里排練,而他們只好以大自然的清風送爽來自我調侃。
熱了,侗家漢子們脫掉衣服,繼續威猛無比;渴了,侗家漢子們掬一捧清涼的河水,照樣豪情滿懷。黝黑發亮的皮膚,見證了他們為將侗族舞蹈發揚光大做出的不懈努力。
“2歲的兒子拒絕喊我爸爸”
“我最難受的是,2歲的兒子由于對我不熟悉,竟然拒絕喊我爸爸。”作為一個父親,33歲的楊國祥言語里充滿了對妻兒的歉疚。
楊國祥家住黎平縣城,距離四寨村有3個半小時的車程。為排練舞蹈,他常常在四寨村一呆就是最少半個月,就算回家,也不過是短短幾天。久而久之,兒子對他陌生了,見到他,小家伙竟然不理睬。
但是,每一次,他依然帶著對侗族人民綿綿不絕的愛。帶著對侗族舞蹈綿綿不絕的情,義無反顧地踏上開往四寨村的班車。
“這是第一次,但絕不會是最后一次”
《摔》共有演員24個,其中包括8個兒童。他們當中最大的46歲,最小的演員小不點陸龍茂年僅10歲。
第一次進城、第一次見到火車、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這次比賽,小不點經歷了很多個讓他難忘的第一次。“好奇怪喔,來貴陽的路幾乎都是直的呢。”在和記者聊天時,小不點亮閃閃的眼睛里發出了驚嘆的光芒。“這是第一次,但絕不會是最后一次”。楊國祥說,這次來貴陽,讓很多演員包括大人都經歷了讓他們感嘆的許多個第一次,對于這一群來自山里的侗家漢子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歷練。在沿途經歷的事情,在比賽時的學習,都讓他們收獲了許多。楊國祥認為不管怎么說,他們走出了家門,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生活或者是發展都將起到促進作用。
摔,是力量,是精神,是意志的展示,是頑強的表達。侗家人摔出的是勇敢和彪悍,是團結和友誼,也是輕松和快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