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州緊緊圍繞“走生態文明崛起的科學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主題實踐活動,立足原生態文化優勢,突破傳統思維定勢,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強力推動原生態旅游業科學發展,著力把黔東南打造成“原生態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
整合旅游資源,定位發展格局。結合州情實際,州委提出了“四圈一區”發展布局,將全州劃分為以凱里為中心的城市經濟圈;以鎮遠、施秉為代表的舞陽河山水風光名勝旅游經濟圈;以臺江、雷山為代表的雷公山苗族原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以黎平、榕江、從江為代表的侗族原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以及黔東工業經濟區。同時,依據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以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標準和專業旅游城市要求,重點規劃建設好凱里、黎平、鎮遠、劍河、施秉、雷山、榕江等縣市城,將黎平縣肇興侗寨、從江縣小黃侗寨、臺江縣施洞苗寨、雷山縣西江苗寨、黃平縣舊州古鎮、錦屏縣隆里古城等建成重要的旅游集鎮,構建以旅游業為重點的城鎮產業支撐體系,使城鎮真正成為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和吸納就業的中心。通過定位大旅游格局,打破過去各縣市旅游業發展上各自為政,分散經營的被動局面。
保護民族文化,堅持持續發展。對優秀原生態民族文化進行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及時搶救、充分保護。一是實施“四個一百”工程和“十個一”工程(“四個一百”工程:100個重點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護工程、100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態民族文化高級人才培養工程、100個原生態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護工程;“十個一”工程:辦好一個“中國貴州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建成一個原生態國際旅游城市-凱里、打造一臺最具黔東南特色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歌舞、建立一個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建立一個原生態民族文化傳承基地、建立一個原生態民族文化產業園、建立一個原生態民族工藝品專業批發市場、建設一批原生態優秀旅游城鎮、創作一批原生態民族文化文藝作品)。同時,推行民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申報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評定職稱級別、在大中專院校開設原生態民族文化專業培養原生態民族文化人才和傳承人,建立生態文化博物館等多種形式,保護傳承和大力弘揚原生態民族文化,切實使原生態民族文化在黔東南大地代代相傳。
確立開發重點,打造旅游品牌。一是實施旅游精品景區戰略。重點抓好以黎從榕全省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為中心的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區、以凱里為中心的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景區、以雷公山、云臺山為中心的自然生態精品景區和以鎮遠為中心的歷史文化旅游精品景區、以仰阿莎湖為中心的苗侗原生態文化和自然生態旅游精品景區。二是開展精品旅游城市創建活動。在“十一五”期間,按照國際性旅游城市標準,把鎮遠、黎平、施秉、雷山、劍河、榕江等旅游縣城建成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三是發展鄉村和休閑精品旅游。對蘭花、郎德、肇興等20個重點民族文化旅游的村寨(景點)進行二次開發,突出抓好以西江為模式的鄉村二次旅游開發,實現“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圍繞“原生態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目標,加快全州旅游產品的轉型和升級。四是開發精品旅游產品。重點從構建民族文化與民族旅游相結合的產業開發體系入手,將促進旅游富民與群眾自覺參與保護傳承民族文化進行有機結合,發展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文化展示等旅游產品,深度開發生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飾、銀飾、飲食、保健、工藝等旅游商品,形成集設計、加工、銷售一體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蓬勃發展的產業格局。五是辦好精品節日活動。從4月開始,黔東南州將辦節慶當作發展民族文化原生態旅游的重要載體。4月9日至12日,在成功舉辦“臺江姊妹節”的基礎上,以原生態民族文化催生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將推出“凱里國際蘆笙節”、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藝術節、“中央政治局黎平會議75周年暨《胡錦濤同志在黎平會議學術討論會上的講話》發表23周年紀念大會” 、“黎平鼓樓文化藝術節”、“從江侗族大歌節”、“榕江薩瑪節”等獨有的節慶,讓游客感受到嗅覺美、觸覺美、味覺美、視覺美。
加大基礎建設,構建交通網絡。按《黔東南州旅游環線公路建設規劃》,全州擬建設3條旅游干線和26條旅游聯絡線(簡稱“326網”),建設總規模1877公里,總投資18.6億元,省政府決定每年支持黔東南州旅游公路建設資金6000萬元,連續支持五年共3億元。黔東南州將結合當前國家擴大內需投資政策和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在省財政專項補助的基礎上,建立并落實州、縣公路建設專項資金,多渠道籌資融資,三年完成規劃建設任務。2009年啟動建設1000公里、2011年全面建成精品旅游區的干線公路將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重要旅游景點的連接公路將達到四級以上標準,州境內90%以上的旅游景點有旅游公路連接,將進一步完善全州“三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布局,形成便捷、安全、舒適、環保的旅游公路網絡體系。同時,配合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和貴廣快速鐵路建設的實施,進一步拓寬黔東南州旅游的客源市場,抓好通道沿線旅游業發展的規劃和建設,使這兩條快速通道真正成為黔東南州的旅游路、致富路。
(許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