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縣文物管理所積極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物管理和普查工作,近期在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新發現了兩處“大躍進”時期的煉鋼爐遺址,這也是該縣目前唯一幸存下來的兩座鋼爐遺址。
這兩座鋼爐遺址分別位于榕江縣城南的楊家灣和豐樂村牛行坡,兩座鋼爐遺址均始建于1958年初,由黃泥夯筑而成,爐址呈方臺形。楊家灣煉鋼爐遺址坐南朝北,四邊各長4.2米,高約7米,南北東三面方向各有一拱形火門,1961年“大躍進”結束后被遺棄。豐樂村牛行坡煉鋼爐遺址坐東朝西,西面有拱形火門,爐高6米,爐基四邊各4米,爐內直徑1.3米。由于長年的風化、雨水侵蝕,加上年久失修,目前兩座鋼爐遺址保存狀況較差,需對其進行保護。
據悉,這兩處煉鋼爐遺址以往未見著錄,系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是黔東南在“大躍進”時期建造的100多座煉鋼爐中僅存的兩座煉鋼爐。該發現為研究黔東南地區“大躍進”時期工農業生產模式提供了新的考證資料。
(縣發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