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周志光 楊秀灼)2009年7月27日,楊再思歷史文化研究會黎平分會在黎平正式掛牌成立。時值楊再思誕辰1149周年紀念日。
據介紹,楊再思唐咸通十年(860)生于敘州朗溪,卒于五代后周顯德四年(954),享年94歲。死后葬于黎平縣佳所長嶺崗,迄今有1100多年歷史。楊再思是唐末五代靖州"飛山"、"酋長"號十峒首領,人稱"飛山太公"。
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紛爭,滿鎮割據,其時敘州(治所在今黔陽縣西南黔城)南部一帶苗、瑤、侗各民族在潘金盛、楊再思的領導下,逐漸興旺繁盛,形成一個以飛山(距靖州縣城5公里)為中心的民族集團——"飛山蠻"。楊再思親政為民,獎勵農耕,發展商貿,興辦教育,人民安康。楊再思團結各州的兄弟民族效力朝廷,先后被朝廷兩次封王,五次封侯,兩次封公,功勛卓著,歷史罕見。歿后,湘、桂、黔三省邊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為神靈,或尊為祖先,普建飛山廟祀之。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楊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楊的忌辰)當地群眾常去飛山廟祭奠,經久不衰。
楊再思的子孫后裔遍布湘、黔、桂、鄂、川、滇、渝7省(區)市78個縣,現今總人口500余萬。“楊再思歷史文化研究會”在祖國的西南地區星羅棋布。
楊再思歷史文化研究會黎平分會在黎平掛牌成立,一是紀念祖先,二是搶救、挖掘、整理歷史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打造楊再思品牌。該縣將及時申報楊再思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將楊再思墓打造為愛國、愛家鄉的教育基地。對推動黎平的旅游業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