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黎平縣政府辦 近日,黎平縣侗族地區“十洞”十三寨“侗款文化”研討會在該縣巖洞鎮隆重舉行。
“十洞”十三寨“侗款文化”已成為該地區民族文化的一個新亮點。“十洞”目前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選名單。早在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竹坪、巖洞、述洞、新洞、朋洞、銅關、寨拱、四寨、坑洞、迷洞、平吝、三龍、已炭等十三個村寨的頭人便議定了款規款約,并在竹平村羅漢坡腳豎立了《款禁碑》。
此次“侗款”研討會的舉行,旨在深入了解和挖掘當地“侗款”文化,為當地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作進一步的探討。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鄧敏文教授介紹了有關侗文化及歷史沿革;縣民宗局原副局長銀永明對《打造以巖洞為中心“十洞”地區旅游品牌策劃草案》及《“十洞”地區創建和諧社會公約》作了詳細說明;縣林業局楊祖華同志就打造以巖洞為中心“十洞”地區旅游品牌的宣傳進行了策劃與設想。經過與會者的充分討論,形成了公約決議。決定恢復十三個侗族村寨“部落聯盟”,成立十三個村寨的聯誼組織,約定在今后的每年“六月六”由十三個村寨輪流辦節。同時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制訂新的款約,內容包括勤耕苦讀、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善待游客、公平交易、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文化等內容,刊刻款碑。
據悉,該縣將以歐美為核心商圈,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以及臺港澳為主要商圈,以東南亞為輻射商圈,走以海外市場帶動國內市場的營銷道路,力爭在5—10年內將“十洞”文化打造成為國內外旅游市場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