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黔在線消息 8月18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本月23日中國石橋古紙將隨一場特殊的書畫筆會活動走進上海。這是通過全國書畫名家的推介,傳承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新嘗試。
據此次活動籌辦方之一省文化廳副廳長鄧健介紹,黔東南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是我國古法造紙工序、工具保存完整的地方之一,其古紙制作技藝在2006年入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石橋古紙已通過我省書畫家試用,貴州大學對其工藝進行了改良,以求讓石橋古紙更適宜于書畫。
此前,貴州書畫家和廣東書畫家已就石橋古紙舉行過專門筆會。“這是第一次對一個地方的紙品進行全方位、全品種的試用,石橋古紙對山水畫中的皴染,花鳥畫中的工筆有特殊效果,其手工制作、具有個性、紙張結實、可任意加厚等的特性,有著宣紙不具備的一些特點。”貴州畫院院長陳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悉,石橋古紙有千年歷史,用途廣泛,現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除了一些藝術家用于個性化的書畫創作外,還用于高檔包裝、制作燈籠等。發展石橋古紙既是對我國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也利于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石橋古紙入選為國家第二批“手挽手扶農工程”。召開石橋古紙書畫名家筆會,其目的是向更多的人推介這一具有特色的民族紙張。
(黃蔚 羅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