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央行同時推出的史無前例的超寬松貨幣政策背景下,中國A 股在經歷2008年的熊市之后,去年上演了一場完美的牛市。深滬股指全年都沒有再回到去年底的低位,最后一個交易周又一口氣連漲了4個交易日--更重要的是,去年初大家還在擔心上證綜指會不會跌破1000點。
從全球范圍來看,上證綜指以全年80%的漲幅躋身前十名,而深證成指更以全年111%的漲幅成功晉身第三名,僅次于俄羅斯RTS指數的 129%,以及阿根廷MERVAL指數的115%。同時,中國股市總市值曾在去年7月15日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位。
2009年中國股市還受到了新股大擴容的沖擊。因2009年下半年重啟IPO、并在年底推出創業板,2009年深滬兩市IPO融資額合計超過2000億元,僅次于中國香港和美國;在全球十宗最大IPO中,中國建筑、中國中冶和中國重工分別居于第二、第三和第九位。同時,通過增發、配股、可轉債、分離債等方式,兩市上市公司今年再融資金額達到3020億元。另外,全年限售股解禁數量共計6852億股,解禁市值規模也超過3萬億元。
全球央行同時推出的史無前例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成就了中國股市2009年的牛市走勢。其中,美聯儲3月份宣布,將斥資近1.2萬億美元購買由政府擔保的債券,意味著美國進入了數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時代,并進而造成全球市場流動性極度泛濫。
此舉對中國股市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截至9月底的外匯儲備則升至2.27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僅第三季度新增額便高達1410億美元,遠超同期貿易順差和FDI合計600億美元的水平,反映出海外熱錢流入中國的迅猛趨勢。
另外,中國央行大舉"放水"對中國股市產生了更為直接的推動作用。2009年以來,中國銀行業全年的新增信貸接近10萬億元,相當于過去四年的信貸投放總量。巨額的信貸資金除投向了基建等政府項目外,也有跡象顯示相當部分信貸資金流入了股市和房地產;作為證據之一,2009年A股市場幾乎與新增信貸規模同步向上。 與此同時,"存款大搬家"也為股市注入了流動性。截至12月25日,滬深兩市有效賬戶總數為 1.2億戶,較去年底增長了15%;基金開戶總數為 3117.7萬戶,較去年底增長了10%。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中國經濟 2009年以來走出V型反轉,并帶動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改善,成為支撐中國股市走強的重要基本面因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