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綜合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本周大盤走勢春意盎然,24、25日的兩天放量上漲更是使市場感覺到春天的氣息。從整體上看,由于A股目前相對具備估值優勢,國務院正在研究部署進一步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沿著“兩會”熱點,尋找春天氣息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投資重點所在。
我們發現,2010年在政策基調不變的情況下,國家相繼制定出臺了汽車、鋼鐵、電子信息、物流、紡織、裝備制造、有色金屬、輕工、石化、船舶等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即符合“兩會”基調,又具備估值優勢的當屬物流和裝備制造業,可適當關注。
“物流元年” 開啟投資機會
2010年是業界翹首以待的“物流元年”,物流業在國際上被公認為繼原材料、勞動力之外的“第三利潤源泉”,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誰掌握了物流,誰就掌握了市場。歷史事實亦證明,各國經濟的發展除了依靠第一支柱產業群“生產”和第二支柱產業群“消費’”個大支柱產業群外,“物流”的力量不可小視,未來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從基本面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隨后,涉及的33個政府部門及協會緊鑼密鼓進行相關政策的調整。國內物流業正在經歷著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好的時光,作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物流行業已成為一個支柱產業群,它涉及到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設備制造、物流設施建設、物流科技開發、物流教育、物流服務、物流管理等多個產業。 我們認為,隨后將會出臺的系列物流業發展政策將涉及此前國務院會議確立的九大領域: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標準和技術推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科技攻關及應急物流等,除了有望打破物流業發展的區域行政壟斷障礙外,還有望在政策方面給予實質性支持。
目前,在航空、海運、國際快遞等高端物流領域,外資已經搶占了先機,就連華宇、大田、佳宇等國內民營公路貨運龍頭也陸續被外資收購,原本內資企業占據優勢的國內快遞市場近年來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也被外資加速蠶食,剩下的是大量中小企業。在鼓勵央企重組的大背景下,我們期望目前仍具有一定壟斷性的物資系統、鐵路系統以及航運系統的物流公司加快聯合重組,增強與外資抗衡的能力。而從國際視野來看,中國自1978年從日本引進物流概念以來,已經走過了30年的旅程。中國的現代物流業經過近20年的準備與起步,從“九五”開始,特別是進入“十五”以后,有了較快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逐漸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未來不僅行業增速有望提高,且兼并重組將創造豐富的二級市場機會,建議適當關注。從細分行業來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物流當中的鐵路、高鐵和鐵路建設板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