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 國內首份排污大戶黑名單出爐。
近日,本報記者從環保部獲得的一份名單顯示,2009年環保部監測的7043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中,有2713家企業超標排污,約占監測總數近四成。
上述名單還顯示出兩個不為外界注意的新動向:中西部正成為污染大戶集中的地區;污水處理廠也上了黑名單,1587家國控城鎮污水處理廠中,47%的污水處理廠全年部分和全部測次超標。
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本報記者,這是環保部首次披露國控企業環境違法名單!斑@次公布的都是老虎,以往因為地方保護主義局限,公布的大部分為小企業,都是老鼠!
這份監測報告或許有助糾正人們頭腦中某些偏見。此前,重點污染源被認為主要存在于民營的中小企業。正在大規模興建的污水處理廠本身的角色也受到了質疑。
對于上述違規企業如何處理,環保部官員拒絕發表意見。
國企排污“瘋狂”
這份《2009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及污水處理廠全年監測超標企業名單》將國家重點監控企業(下稱“國控企業”)分為廢水、廢氣兩大類。
名單透露,2009年,3486家廢水國控企業,全年部分測次超標和全部超標共計36%,約合1255家企業。在3557家廢氣國控企業中,41%企業全年部分和全部測次超標,計1458家企業。
上述名單還詳細開列131家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超標排污的企業,發電、煤炭等大型國有企業名列其中。
僅內蒙古自治區,就有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和華能集團留下“案底”。其中,中電投下屬赤峰熱電廠兩個排污口二氧化硫超標。
值得注意的是,中電投和華能集團長期以來都是環境違法“釘子戶”。
馬軍主持的“中國空氣污染地圖”項目披露,2006年和2008年,中電投山西侯馬發電公司和中電投黃岡大別山電廠就因環境違法被記錄在案。
華能伊敏煤電有限責任公司也因二氧化硫超標被“逮”。這已經是該企業第二次環境違法被通報,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專項行動中,華能伊敏就被列為環境違法掛牌督辦企業。
華能集團案底頗豐,2005年到2009年,華能集團下屬公司共有3頁40條環境違法信息,涉及數十個分公司,“這都是公開資料上找到的,不排除還有沒被公開的信息!瘪R軍說。
貴州二氧化硫超標企業“來頭頗大”,有中國國電集團凱里發電廠、貴陽卷煙廠等。位于甘肅的國電靖遠發電有限公司也進入“黑名單”。2005年至今,國電集團共有45條環境違法記錄,涉及數十個分公司。
央企之外,一些地方國企也被通報。
河北承德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有2個監測口超標,唐山市渤海水泥總廠有2個監測口超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