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訊 7月22日,本報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處獲悉,其正在研究規范央企海外工程承包業務的相關措施。2010年年底前,國資委將完成在全國范圍內的專項檢查,其主要針對目標就是央企的對外承包工程管理。
目前,我國海外工程承包業務已成為穩定外需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提供的數據,2009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全年新簽合同額達1262億美元,同比增長20.7%;完成營業額777億美元,同比增長37.3%。其中,央企是我國海外工程承包領域的主力軍。
但近年來,中方企業在海外承包工程時,卻意外頻發。國資委規劃局副局長張忠林指出,分包商自身素質和條件不夠,對項目評估不足,加上項目所在地恐怖襲擊、勞務糾紛等突發事件增多。
2009年9月,山東電力基本建設公司總承建的印度電廠煙囪項目發生倒塌事故,造成當地數十名工人死亡。事件發生后,印度方面禁止89名中國工人及工程師出境,以協助調查。
此外,葛洲壩國際工程公司的一位人士指出,在越南、非洲、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中國企業被卷入各種腐敗案件,也給中國工程承包業務帶來負面影響。
央企海外工程承包業務的問題還在于,中國企業常在海外業務上存在惡性競爭。
張忠林表示,在海外工程承包業務上,中國企業間的惡性競爭現象十分嚴重。上述人士也表示,海外項目一般采取投標形式,難免存在競爭,目前尚缺乏合適的利益分配機制。其中,不按規定提價是企業競購項目的常見手段。
近期,國資委已多次召集工程類央企開會表示,國資委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協調功能,避免中國企業在國外惡性競爭。對于屢次犯錯的企業,將在放貸、資質等方面限制其海外工程承包業務的發展。
張忠林對本報記者強調,原則上,國資委不允許中央企業讓無資質的、與主業無關的企業掛靠從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有關部門已對海外承包工程資格展開重點檢查,沒有資質或資質不夠的企業將受到處分。(21世紀經濟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