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遼寧鞍本、冀東、山東兗州、四川攀西、安徽廬樅等鐵礦集中區已累計探明鐵礦資源儲量近100億噸。其中,遼寧本溪大臺溝鐵礦控制資源儲量30億噸,預測遠景達70億噸以上,該礦雖然埋深較大,但易采易選。此外,在我國西部地區開拓了一批新的鐵礦遠景區…
搜狐網訊 相關產業:鋼企借光限電掀漲價風暴 鐵礦石四季度降價成定局
記者18日從長沙召開的全國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以部省合作為平臺的地質找礦新機制取得顯著成效,全國新查明一批大型-特大型礦床,其中鐵礦取得重大突破,累計總探明儲量超過150億噸。
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鞍本、冀東、兗州、攀西、廬樅等鐵礦集中區已累計探明鐵礦資源儲量近100億噸,大批鐵礦山正在規劃建設中;遼寧本溪大臺溝鐵礦控制資源儲量30億噸,預測遠景達70億噸以上,雖然埋深較大,但易采易選;河北冀東探明馬城大型鐵礦10億噸,埋藏淺、易開采,附近的司家營北礦段尚有未開發的10億噸資源儲量;安徽泥河鐵礦、四川攀枝花蘭家火山鐵礦、山東顏店鐵礦等通過整裝勘查,探獲鐵礦資源儲量近9億噸,其中泥河鐵礦已規劃建設。
此外,在西部地區開拓了一批新的鐵礦遠景區: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礦帶備戰鐵礦,控制鐵礦石資源儲量2.3億噸,遠景資源量超過5億噸,已開始建設新礦山。“這些地區鐵礦勘查程度低、埋藏淺、品位高、規模大,很容易開采利用。”汪民說。
延伸閱讀:中鋼協稱鐵礦石供需關系已發生變化
“連賣菜大媽都知道鐵礦石談判”,這是羅冰生面對媒體朋友,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更愿意在鐵礦石談判慢慢趨于平靜后,冷靜的回顧這一段過程。
鐵礦石長協機制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羅冰生說。他表示,鐵礦石作為全球的大宗商品,它和糧食、石油不一樣。它有專項性,也就是礦山生產的鐵礦石必須賣給鋼鐵企業,同樣鋼鐵企業必須買礦山生產的鐵礦石才能保證原料需要。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專向性,令鋼鐵企業和礦山捆綁在一起,形成了長期、友好的供應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羅冰生說。從而形成了長協這樣的定價機制。一方面,礦山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要求他生產的礦石有穩定的需求來保證它的生產,而且通過每年一次定價,讓它礦山企業有穩定的市場、有穩定的價格,來保證礦山的盈利。另一方面,鋼鐵企業通過這種定價機制,也使得企業的原料供應有穩定的來源。供應的量穩定,價格也穩定,使得大家都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鋼鐵生產,這種機制是多年形成的,是一種供需雙贏的機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