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訊 在一款18K金手鏈因含金量不足而遭曝光后,自稱“大中華地區珠寶零售業翹楚”的周生生宣布對購買該款產品的消費者全額退款,并索性將旗下所有18K金飾品撤下專柜并加以檢測。但此舉并未斬斷媒體與消費者喋喋不休的猜忌,人們對黃金飾品含金量不足的討伐還在繼續。
“媒體對周生生的報道太離譜了,今天是有人來咨詢過退貨的事情,但是還沒有人退貨。”周生生北京崇文門新世界店銷售人員向網易財經表示。而網易財經在走訪周生生位于北京的其他幾家專柜時發現,前去“享受”周生生全額退款待遇的消費者并無一人。
在外界看來,周生生承諾全額退款本是好事,但實際情況中無人買賬卻另有原因。據業內人士推算,2010年年初時,18K白金的回收價格在130元-140元左右,而作為飾品金出售的18K白金價格在190元左右,這與目前18K白金的市場每克220元的回收價格相差30元以上。換言之,如果周生生按照年初每克190元的價格全額接收退貨,那么周生生每回收1克退貨就將凈賺30元。
而在經歷了被曝光-下架-送檢-重新銷售后,周生生知錯而后改的故事可以完結了嗎?事情似乎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周生生全額收退貨 每克金倒賺30元
在一款18K金手鏈(產品號54860B)因含金量不足而遭曝光后,知名珠寶商周生生宣布對購買該款產品的消費者全額退款,并索性將旗下所有18K金飾品撤下專柜并加以檢測。
12月2日,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客服部的陳先生向網易財經透露:此前北京工商總局曝光的18K白色金手鏈含金量不足只是一個“個案”問題,歡迎消費者前來退貨;而目前,部分含金量送檢合格的18K金首飾已準備重新上架,并將陸陸續續登陸國內各大城市專柜。
而網易財經在走訪周生生位于北京的幾家專柜時發現,前去享受全額退款待遇的54860B消費者并無一人。“媒體對周生生的報道太離譜了,今天是有人來咨詢過退貨的事情,但是還沒有人退貨。”周生生北京崇文門新世界店銷售人員向網易財經表示。對于54860B全額退款并不踴躍的原因,周生生銷售人員給出的解釋是“那款18K金手鏈上半年就已經下架”,“54860B銷量不怎么大”。
盡管周生生銷售人員對于無人退貨的解釋合情合理,但在另一部分人士看來,無人退貨似乎另有原因。
“如果是把東西按照年初時的金價全額退貨,倒不如按照現在的金飾品回收價格賣給我,沒有發票、產品證書我照樣收。”談起周生生的全額退款時,北京陸源珠寶公司的英經理半開玩笑的說,“就算是周生生18K金首飾,只要有人賣,我在原價基礎上加價收,我照樣也有得賺。”
英經理從事黃金飾品回收多年,由于起步較早,其公司已在北京擁有三家實體店,其總店就位于北京菜百總店附近。對于周生生的全額退貨策略,英經理粗略的算了一筆賬:“現在的金價大概是每克300元了,收18K金的話只要不超過每克220元都有得賺。而在今年2月份前后,每克220元的價錢都可以收到純金,更別說是收18K金了。”
據英經理推算,年初時18K白金的回收價格在130元-140元左右,而作為飾品金出售的18K白金價格在190元左右,這與目前18K白金的市場每克220元的回收價格相差30元以上;換言之,周生生按照年初每克190元的價格全額接收退貨,那么周生生每回收1克退貨就將凈賺30元。“每克黃金賺30元人民幣的買賣可不好找。”英經理說。
業內人士曝光:含金量不足為K金飾品行業潛規則
網易財經在走訪黃金食品的生產、銷售、回購等諸多環節后發現,K金飾品含金量不足絕非周生生所言的“個案”問題,相反,其恰恰是黃金飾品銷售環節中普遍存在的“行業性”問題。
“就目前整個行業來看,純金市場還是比較規范的,而K金市場存在的問題就要多很多,因為K金在生產制作工藝上需要摻雜其他金屬,純度上變化的空間也相應大一些。” 中國黃金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曉東向網易財經表示。
李曉東向網易財經表示,中國黃金在K金業務上一直都十分謹慎的,其生產的每一件產品都要送到最高級國檢部門(國家首飾監督檢驗中心)去檢測,目的就是要保證每一件產品的含金量,“這樣做的結果也很明顯,那就是每件K金產品都要承擔很高的檢測費用。”
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沒有監管部門實時的抽樣檢測和曝光,一些商家并不愿意主動承擔K金產品高昂的檢測費用,而低價格的虛假檢測結果和黃金“缺金短兩”也隨之誕生。
李女士就職于一家與周生生同“姓”的珠寶首飾廠。“在珠寶首飾中,金飾品本來利潤就低,沒有哪個牌子敢保證它的首飾含金量都能達到標注的水平。”有著近4年珠寶首飾銷售經驗的李女士向網易財經表示,“但是我們大牌子的一般都比較接近標簽上的含金量,比如說我們的千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9%)首飾,算上加工中使用的焊藥,實際含金量也都做到了99.6%左右,差距也不是很大。”
來自黃金回購領域的反饋也說明了類似的行業性問題。北京黃金無憂回收網的李經理向網易財經表示,一般來說收購黃金飾品時都要依靠目測,所以回收知名品牌的金飾品時更有保障一些。但是即使是大品牌的K金產品,其實際含金量也未必能達到標注要求,上下波動有時甚至可能超過1%。
“就我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K金飾品含金量不足并不是一個小范圍的事情。”中國首批黃金咨詢師楊易君向網易財經表示。楊易君認為,雖然每一件黃金飾品含金量只欠缺1%甚至更少,但總體來說廠商獲益匪淺。因為如果按照目前市價計算,1千克純金價值30萬元人民幣,若黃金純度每少1%的話,1千克黃金可以多賺3000元。而諸如周生生這樣擁有200多家連鎖店的珠寶首飾廠商,其所售黃金均以噸來計算,每出售1噸黃金可以多賺出3000*1000=3000000元人民幣,這超過2010年上半年周生生凈利潤的1%(周生生截至2010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為2.98億港元)。
監管部門無奈:我們也管不住“周生生們”
有業內人士認為, K金飾品行業的缺金短兩源于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若相關部門能重新規范珠寶首飾檢測結構,并加強抽檢懲罰力度,那么黃金市場將更為規范。但這一觀點遭到了監管部門的否定。
“我們工商局下設‘消保處’,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市場上抽查檢測各種商品,周生生的18K金手鏈就是‘消保處’抽查時發現的問題商品。”北京市工商局的一位人士向網易財經透露,“但是珠寶首飾是一種很特殊的商品,不適用于批量抽查,我們的抽查結果也只能證明被抽查的那條金手鏈含金量不合格,不能代表周生生整批商品都不合格。”
作為另一大監管結構——北京市質監局也對K金飾品行業的監管表示無耐。北京市質監局12365中心的一位人士向網易財經表示,理論上來講,消費者投訴后,質監局可以依法查處周生生在生產和加工領域的違法行為,但前提是周生生的生產環節設在北京。但絕大多數珠寶首飾廠商生產加工環節都已外包,產地分散且相對“隱秘”,這也給查驗工作增加了不少障礙。
上述工商局、質監局等兩大監管部門的人士看來,由于珠寶首飾行業的特性,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只能更多的參考珠寶首飾廠商出具的權威檢測證書。但由于目前國內珠寶首飾檢測機構亂象叢生,這使得珠寶首飾廠商在買賣過程中始終處于強勢地位。
網易財經在近日的一項實際調查中得知,目前國內珠寶首飾檢測機構單件金飾品檢測費用集中在30元至150元之間(光譜儀無損性檢驗),價格差距明顯。即使公認中最為權威的國家首飾監督檢驗中心(質檢總局下屬單位)和國家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國土資源部下屬單位),其檢測費用也彼此相差3倍,前者單件金飾品的檢測費用為150元,而后者則只需要50元。
“我們檢測1件金飾品收費150元也是出于成本考慮。想要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權威,檢測的成本肯定低不了,我們起碼要保證人工成本和儀器使用成本。我聽說十幾塊錢就能從網上買一張正規鑒定部門發的鑒定證書,你覺得可信嗎?” 國家首飾監督檢驗中心的一位人士向網易財經表示。
而黃金咨詢師楊易君所言更是正中要害:“很多廠商是哪里鑒定費用低就去哪里檢測。而目前國內的珠寶首飾檢測機構完全商業化了,檢測機構之間也在搶奪客戶資源。這使得一些含金量不合格的K金飾品花很低的成本就能拿到‘合格證書’。”
對于周生生18K金飾品含金量不足事件,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邱寶昌認為其隱瞞了事實,涉嫌商業欺詐,消費者可以自行尋求權威檢測機構的鑒定,再向工商部門和質監局等部門投訴。但邱寶昌同時向網易財經表示,由于認定商業欺詐的司法程序較為困難,建議消費者在工商局和質監局的領導下,協商解決問題。(劉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