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 股價多次異常波動被質疑背后暗箱操縱,重磅利好消息不停滯的爆出卻“澄而不清”,高管精準踩點購得自家股份,今年以來三安光電可謂事端頻發,備受爭議。
如今一則處罰公告,又將三安光電拉回眾人視線。12月13日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告知書送達公告》,公告顯示因龔家龍等人對天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負有責任,擬對原董事長龔家龍實施永久性市場禁入措施,對張秀玲、卜明星、尹建威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5萬元罰款,擬對楊鑫、伍昌勝、陳德炳給予警告。
記者隨即聯系三安光電董秘易聲澤,對此對方不愿意正面回應。相關業內律師指出,三安光電受到質疑并非空穴來風,管理體制漏洞較多,與其歷史背景存在的體制弊端不無關聯,監管部門雖已做出懲處決定,不排除上市公司仍有監管漏洞。
昔日石油大亨
龔家龍再次出局
根據公告書,目前被處罰的三安光電原高管龔家龍、張秀玲、卜明星、尹建威享有陳述、申辯的權利,否則將被按照《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正式要求行政處罰決定和市場禁入。
記者聯系到相關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其表示:“目前與相關人員還在聯絡之中,具體還有待處罰決定!
三安光電董秘易生澤亦不愿意接受記者采訪為由拒絕發表看法。
證券維權律師臧小麗告訴記者:“此處罰公告是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沒有說明處罰的具體原因,依照以往的經驗看,很可能不久以后就會出臺正式的處罰文件。當然不排除目前的上市公司還存在監管漏洞!
實際,此次龔家龍在資本市場的被強制出局并非偶然。
當業界目光都聚焦在龔家龍為三安光電前老總身份時,實際昔日的龔家龍曾是風光無限的民營石油大亨,但其劣跡累累,不止一次被監管部門做出處罰,最近的一次是三年前因犯違規披露罪被刑拘,相關虛假陳述案件涉及兩家上市公司、眾多油氣資產,并在2008年9月刑事拘留時間1年零7個月后出獄。
入獄前的龔家龍身兼數職,不僅是天發集團董事長,還掛名號稱“民營石油航母”長聯石油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以及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會長。
短短幾年時間,龔家龍操縱湖北最大企業之一天發集團,掛靠在國有企業名下,將其打造成涉獵多行業的大型投資控股集團,直擁民營石油上市公司天發石油,控股上市公司天頤科技,通過上市融資、兼并、收購、聯合,曾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及幾十家企業。整個集團規模鼎盛時期,擁有128座加油站和3座萬噸級加油站,總資產曾高達60多億元,龔家龍本人也被譽為“中國民營石油第一人”。
2006年時任天發集團董事長的龔家龍被“調查”轟動業界,后其因“涉嫌經濟犯罪”被帶走稽查。而湖北省公安廳內掛牌督辦天發集團高管涉嫌經濟犯罪案件也曾轟動一時,被稱為“12.21專案”。
2008年8月5日,鄂州市中院以龔家龍犯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年零7個月,并處罰金,以陳蜀葵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據悉,龔家龍于2007年2月5日被刑拘,因刑事拘留時間1年零7個月用于折抵刑期,并經官方確認于2008年9月4日出獄。
而天發集團也從2004年開始出現資金鏈斷裂。天發石油、天頤科技相繼步入ST行列,債痕累累。而且在2004年10月13日,因虛假陳述行為,中國證監會對天發石油及兩任董事長劉道興、龔家龍、董事陳蜀葵等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資深證券法律師認為,上市公司高管因在證券市場中違反信息披露的規定,觸犯《刑法》中的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或欺詐發行股票罪,并以類罪名受到刑事制裁的案件,在國內上市公司中例子都較為典型,且影響都較大的。而絕大多數信息披露違規行為最后都是被中國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整改。
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證券市場行政監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提起刑事訴訟。相關投資者合法權益受損可以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同時,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也被所在的證券交易所予以公開譴責,其中部分高管人員情節嚴重則被中國證監會處予有期限的市場禁入的處罰。
三安光電管理體制隱患顯現?
記者發現,此次被處罰的三安光電高管名單中,張秀玲任三安光電副董事長,此前曾任天發集團副總經理并掌管財務。而現任三安光電董事兼總經理的卜明星和現任三安光電董事兼副總經理的尹建威,此二人早年也均受聘于湖北天發集團,并擔任旗下子公司高管。
就是這樣的一則公告書,牽扯出三安光電的前世,而后是否會禍及今生呢?
三安光電的身世可謂復雜,曾以“活力28”聞名,并以ST天頤、ST三安(43.98,0.56,1.29%)等幾經更名。在龔家龍入獄后,荊州市國資委派人接管天發集團并進行重組,啟動天發集團破產清算,其下控的天發石油、天頤科技也各尋新主,更名換姓。
2007年10月,福建三安集團購入原屬于龔家龍的S*ST天頤5429.7萬股股權72.19%股份。并在第二年6月天頤科技恢復上市,正式更名三安光電,股票簡稱也變更成ST三安。
有相關知情人士透露:“早前天發集團的崩盤也是必然的,當時內部管理極其混亂,根本毫無公司治理可言,龔家龍高度掌控,不僅集團內部甚至下屬公司高管隨意被更換,如同兒戲,職務侵占,偽造票據,挪用資金謀取私利。龔家龍操控天發集團大肆收購,大量債務堆積無力償還,違規占用資金如家常便飯。上市公司弊端均在企業內部可見一斑。如今雖然天頤科技更名三安光電,實際管理方面并沒有嚴格整改過,近期其暴露出的問題頻受業內質疑,此前隱藏的管理體制上的弊端開始顯現!
雖然2008年的三安光電仍然戴著ST的帽子,但其股價早已恢復昔日光彩,甚至比超從前,一次次停牌復牌,定向增發,連續漲停,機構狂買,三安光電一度成為二級市場牛股。自2008年11月7日的6.22元至2009年3月13日的21.67元,三安光電股價翻了近三倍多。
三安光電進行資產重組之后主營由食品油加工徹底轉為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產業化生產,而LED行業前景恰逢極其火爆,被業內看好,于是三安光電“120億投資LED產業基地”、“億元大單簽訂”等利好消息不斷爆出,機構瘋狂追捧。
擁戴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光環的三安光電,在去年年初摘帽后不到一個月,三安光電再次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募集資金凈額8億元。今年9月,三安光電再次增發擬融資不超過29.8億元,此時LED泡沫在業界被呼出,三安光電也因此備受質疑。
與此同時,根據上交所上市公司誠信記錄顯示,三安光電總經理林科闖、董事會秘書易聲澤于2008年9月8日在8.92—9.00元間分別買入166,000股和11,200股,副總經理郭志鋼于同年9月9日以9.15元買入10,900股。高管增持股份也被市場質疑此前高分紅方案的重磅利好消息有被提前泄露。
而正是三安光電對于投資以及大單項目的模糊界定,傳聞紛傳且表述不詳。在關于公司投資和相關合作的信息披露問題上,三安光電被市場質疑存在諸多問題,業內人士直指“三安作秀”和股價波動有關聯。
“雖然此次證監會對龔家龍等人因信息披露違法實施永久性市場禁入措施,相關高管受到處罰都是早些年的事,但是不排除目前的上市公司還存在監管漏洞。”人大法學院一位教授認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