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羅永柒 羅相洪)持續了一個多月高溫干旱天氣,給錦屏縣各鄉鎮農作物、人畜飲水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11.1307萬畝,成災6.239萬畝,因災造成9600群眾飲水困難,1400頭大牲畜飲水困難。錦屏縣組織投入抗旱人數兩萬余人,抗旱資金20多萬元,籌措抽水機40臺,抗旱用油400公斤,排灌重旱耕地1020畝。
筆者在平略、銅鼓等地看到,烈日下,成片的稻秧正處在抽穗的關鍵時節,大片的稻田里早已干涸、開著深深的裂縫,有的稻秧已經呈現枯萎的狀況,老百姓面臨著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的處境。村民們在有關部門的帶領下男女老少齊上陣,抬機子,接管子,在高溫下對干涸的稻田進行排灌,各部門的負責人也身先垂范,冒著酷暑與群眾并肩作戰。
錦屏縣、鄉兩級政府和各部門也采取了積極的措施進行抗旱,組織人員進入各個自然村寨對旱情的摸底調查,積極籌備抗旱物資,尋找水源,幫助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等措施的落實,組織抗旱服務隊到旱情嚴重的自然村寨地方進行排灌澆水。面對如此嚴重的旱情,在場的抗旱工作人員的心情無比沉重,中午,地面溫度已經達到41攝氏度,抗旱服務隊的隊員們冒著酷暑,在高溫下作業,沒有一個人退場。平略村村民龍騰生告訴筆者,看到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斷的流進自家的稻田,心里無比的高興,對政府組織的抗旱隊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