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日報消息 錦屏縣充分利用平安邊界、邊際聯防的模式,進行邊界村寨的平安創建,促進當地群眾和諧發展,繁榮邊際走廊。
錦屏縣與黎平、劍河、天柱和湖南省靖州縣有長達273公里的邊界,共有30個鄉鎮129個行政村相互接壤,在平安邊界創建中,錦屏以當前開展的平安創建活動為契機,積極維護好邊界社會穩定。大同、銅鼓、敦寨等鄉鎮每年都組織干部和接邊村干,到靖州縣大堡子、三秋、藕團等鄉鎮開展聯誼互訪活動,加強交流,形成共識,同時還簽訂了邊界糾紛調處協議。銅鼓鎮和三秋鄉每年均組織籃球友誼賽,銅鼓鎮同門村與大堡子鎮唐款村共同修建通村公路,兩縣交界的巖彎村民族歌場,成為兩縣人民的文化交流勝地。
針對邊際矛盾糾紛的調解,邊界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聯手,克服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本著維護接邊地區社會平安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宗旨,在邊際糾紛調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過去,靖州縣大堡子鄉元貞村與錦屏縣銅鼓鎮同里村曾發生山林權屬爭議,涉及群眾112戶、山林面積255畝。錦屏縣在創建平安邊界活動中,多次與靖州縣委、縣政府協商,簽訂了邊界糾紛調處協定,山林權屬糾紛圓滿解決。隨后,雙方還協商解決了9起糾紛,涉及山林面積3730余畝。
敦寨鎮云亮村曾與靖州縣藕團鄉老里村發生山林糾紛,并一度激化群體性械斗,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后果。錦屏縣在創建平安邊界活動中,云亮村聯防聯調委員會與老里村村委會達成協議,爭執24年之久的年山林糾紛成功和解。
錦屏各鄉鎮村還建立聯防聯調組織,成立接邊鄉鎮聯防聯調領導小組,聘請聯防聯調信息員等,開展平安邊界創建。目前,全縣建有治保會154個、調解委員會154個、農村專職治安聯防隊3支、義務消防隊290個、治安信息員225名,今年投入綜治平安經費400多萬元。接邊村寨調委會全部實現了標牌、印章、標識(徽章)、制度、程序、文書“六統一”,在調解方式上部分接邊村寨實現了從“村頭、炕頭、田頭”調解到辦公室開庭式調解的轉變,調解協議書進一步合法、規范,權威性顯著提高。
為了進一步提升邊界和諧的層次和廣度,該縣還將平安邊界建設工作,放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發展接邊經濟的高度來安排部署,加強了涉邊鄉鎮的聯誼和商貿合作,成立了“邊際友好促進會”和“經濟聯合會”。全縣邊際地區組建跨區農產品營銷組織30多個,發展跨區投資項目28個,每年民間文化交流舉行40余次。銅鼓鎮花橋村與靖州縣大堡子鄉元貞村合建的養豬、經果專業合作社,社員戶均增收1000多元。三江鎮與大堡子鄉共同培育邊貿市場,促進邊界農業產業化發展。
平安邊界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全縣社會安定和諧,經省統計局對全縣進行安全感測評,“有安全感”達98.68%,同比上升4.34個百分點,名列全省第一名。
(吳育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