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約記者 唐光新)種茶葉、種果樹、栽花卉;養土雞、養肉牛、搞裝修……如今,在雷山縣出現了一批專門“出租”技術的農民,他們靠此“行當”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雷山縣把培養技術型農民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常年組織農技、林業、畜牧等單位技術人員,以田間學校、農民學校、農家課堂為平臺,開展茶葉、果品、蔬菜及畜牧養殖等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一批“田專家”、“土秀才”迅速成長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業的技術農民。這些技術農民成了山鄉村野的“香餑餑”,扛起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梁,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生力軍。
據了解,目前,該縣已有5000多名農民吃上了技術飯,成為活躍城鄉的積極分子。這些懷揣 “絕技”的農民,每年都有一兩萬元的收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