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消息 “節省用電開支1100元左右,出欄4頭肥豬4300元,3畝瓜菜6500元,共節支增收11800元!”6月10日,丹江鎮烏東村正在用沼氣做飯的一位農家大嫂瓣起手指算2009年“沼氣增收賬”時喜眉笑眼。“家家有池,戶戶用氣,年年增收”,這是烏東村出現的新景象。
近年來,雷山縣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大力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先后投入5000多萬元資金,以每口給予1200元物質補助的方式,引導農戶依托鄉村旅游、生態養殖、茶葉基地和果園等方面的建設,發展沼氣池7200多口,惠及農民3.2萬人,每年減少破壞森林資源26.4萬立方米,沼氣出的沼液是養魚的上佳飼料,是發展果樹的絕好肥料。
2009年,沼氣帶動養殖業發展7200戶,增加農民收入3856萬元。用沼液養魚1.5萬畝,農民從中獲收入510萬元。發展茶葉和優質果品基地6.9萬畝,為農民創收5700萬元。助推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2.6萬畝,實現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目前,以“畜+沼+果”、“畜+沼+菜”、“畜+沼+茶”、“畜+沼+魚”、“畜+沼+鄉村游”等為主的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雷公山腹地遍地開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