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潘國雄)6月27日,筆者在凱西旅游公路干榮段看到,20多個苗家婦女穿梭在蔬菜園地忙著采摘豆、瓜、蔬菜,五、六架摩的不停地向西江景區輸送新鮮菜瓜。這是今年年初該縣農業局投入10萬元組織實施的60畝集瓜果種植景觀區、架式栽培區、花卉區、蔬菜區等的景觀農業園區。
雷山縣圍繞西江“千戶苗寨”、國家級雷公山森林公園、郎德苗寨等景區景點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農家樂和民族工藝品等特色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目前,該縣建無公害蔬菜基地2.6萬畝,優質綠茶基地5.5萬畝,果品基地1.6萬畝,山野菜基地5000余畝,年出欄100只(羽)以上規模特色養殖業314戶,發展特色農家樂368戶,從事銀飾、剌繡等民族工藝品加工1.3萬戶,年實現產值逾1.5億元,受益農民4.6萬人。
雷山縣西江鎮西江村民楊杰,瞄準西江景區酒店和農家樂的餐桌,發展本地土雞,年出欄5000只,收入3萬元左右。“本地土雞特受景區農家樂歡迎,幾乎是供不應求。”他還喜上楣梢的說,今年我還想擴大規模,力爭年出欄萬只以上。
據阿濃農家樂李珍介紹,西江農家樂以特、新、土吸引游客,特就是注入苗族文化內涵,新就是餐桌上現采現炒現吃,土就是無公害的“土生土長”特色菜。目前,阿濃農家樂已與6戶種養大戶簽訂了長期合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